倒不如離開那高牆院子,好好沉醉一番。
“慢點喝,小心醉了。”顧南夕關切說到,他自然知道她心裡難受,否則也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帶她這般浪蕩。卻聽得身邊的人兒自嘲著笑了一聲,“醉了好!醉了便不用想那些個煩心事,也不必為了何人而憂心難過了。”
“你看,今晚夜空天上明月極亮,襯得旁邊零落的幾顆星也黯淡無光。女人,其實你不必這般,在皇上心裡你才是這明月,其他人不過是襯著你光芒的繁星。”他柔聲安慰,一時之間倒不像他的性子。
洛錦歡也不接話,拿起酒壺又猛地灌了一口酒,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事反而問他,“對了,你的傷勢如何了?”
還算是清醒,顧南夕聽著這突如其來的關心,內心悸動了一下,坦言,“一點小傷,休息了個兒把月已無大礙。”之後也不再言語。
夜空,月亮當真的圓。
而洛錦歡就著這圓月與酒意,也陷入了七年前那深深,深成海的回憶之中。
彼時,洛錦歡十五歲及笄之年,蘇炳葉十八歲,還未加冠。
“自小生在富貴家,時常出入享榮華.萬歲也曾傳聖旨,代代兒孫做探花”洛錦歡拎著繪有花開富貴的精緻燈籠,聲音清脆的讀出這漂亮的燈籠上的燈謎。
她揚起羊脂似的白瓷臉笑著問蘇炳葉:“阿葉,多美的燈謎,多美的字句,你可寫得出,你可猜得到?”
蘇炳葉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將手中繪有紅牡丹的燈籠遞給洛錦歡,洛錦歡一見,大喜。
她的阿葉果然聰慧過人,文筆瀟灑。只見那牡丹燈籠上用漂亮的宋體寫到:“自幼風流出百家,小小年紀已探花。百花叢中任瀟灑,嫵媚花兒最愛她。”
原來,他早就知道她的謎題。是了,他猜得出她的心思,他們自幼一同長大。
洛錦歡的父親祖上三代都是朝中制燈匠,洛江晟自小頭腦聰慧,所制燈籠精妙無雙,二十五歲時更是卻透過科舉拔得頭籌。因為自幼便與當今皇上上相識,少不更事時亦是玩伴,不過後來心智逐漸成熟二人因才漸漸疏遠,私下裡卻仍是下棋品茶的良友。況且十五年前舉兵南下殲滅那南齊國時,洛家也是出了不少力,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到洛錦歡三歲,洛江晟已官拜三品,主管宮廷宴會的策劃佈置。再加上是顧、洛、白、盛四大家族之首,在這北秦國也是屈指一數的厲害人物。錦歡四歲時皇上帶七子蘇炳葉來相看,兩個小娃娃相見後不哭不鬧,玩得甚歡,宛如親兄妹,皇上一高興便命錦歡作與七皇子陪讀,從此二人形影不離。
“走,我們到前面去看,前面的好多呢!”
洛錦歡喊了蘇炳葉,步姿生蓮般地前往燈會最繁華處。那裡的燈籠又大又漂亮,他猜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燈謎,眾人皆贊。這個母妃不受寵的三皇子,眉宇清秀,才智過人。
且看前面人影攢動,是今晚的頭彩了,皇帝親自出燈謎懸賞。那燈上繪一幅百鳳朝陽圖,百鳳栩栩如生,在看這難倒王公大臣的燈謎:用紅色硃砂書著“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層浪,入竹萬竿斜。”,筆走龍蛇,瀟灑清逸。
好一幅百鳳朝陽圖,好一手妙筆書。
這燈謎本不難,難就難在要以燈謎答燈謎,現場做燈籠,繪燈面,書燈謎。
眾人紛紛望向三皇子蘇炳葉,這個三歲能文武,四歲可頌詞、七歲可治國的天才兒童。誰知他也搖頭不語,急得一旁的洛錦歡直跺腳。
蘇炳葉喚洛錦歡到一旁,二人商議片刻,洛錦歡喜上眉梢。
只見一身玄衣的蘇炳葉捲袖研磨,自小跟著爹爹喜歡紮燈籠的洛錦歡現場制燈,稍許便成型。蘇炳葉洋洋灑灑,稍許便繪出一幅寒梅圖,素雅精緻,眾人叫絕。
洛錦歡纖纖素手執筆,一首小詩躍然紙上,字跡工整,秀麗,猶如其人。
眾人見燈籠之上書“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好”只見那素日裡高高在上的君王大喝一聲好,眾人掌聲雷動。
“錦歡,你要什麼賞賜,朕賜你如意郎君可依?”
“額,要是嫁阿葉我便是一百一千一萬個願意的”洛錦歡當時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也顧不得什麼宮規禮儀,什麼矜持羞赧只是吐言說道,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了出來。
“錦歡,你要什麼賞賜,朕賜你如意郎君可依?”
“額,要是嫁阿葉我便是一百一千一萬個願意的”洛錦歡當時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也顧不得什麼宮規禮儀,什麼矜持羞赧只是吐言說道,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了出來。“洛丫頭,不得放肆!”洛江晟大喝一聲。
轉而向一旁的天子恭敬請罪,“是臣教女無方,錦歡自小失了娘親,所以口氣狂妄。還望皇上莫怪罪。洛江晟罪該萬死,請皇上責罰!”洛江晟扯著洛錦歡伏地跪責,不敢抬頭。
“哈哈,愛卿多慮了。錦歡我是看著長大的,聰明睿智,膽大心細。如今雖才及笄之年就已出落得猶如出水芙蓉。她與炳葉從小青梅竹馬,學堂裡一起玩耍,草叢裡捉過螞蚱,池塘邊烤過青蛙,許與炳葉乃炳葉之福氣,我朝之福氣。”
“只是小女出身卑微,恐辱皇室血統,錦歡調皮淘氣,恐難登大雅之堂……”
洛江晟還要說什麼便被皇上打斷。
“愛卿所言差矣,你追隨朕多年,為人低調,做事認真,用智慧拂得我們整個國家熠熠生輝,實乃國之棟梁。錦歡再怎麼著也算是王侯將相之女,不僅有傾國傾城之姿,琴棋書畫樣樣通曉,而且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嫁與我兒,乃我兒之大福,朕之大運,國之大幸!”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