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老師教導,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
歷史的眼光,是指站在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下,去看待一件事。
一件事的結果是這樣、不是那樣,是由所處的環境、溫度、各方當事人的性格、處事方式等諸多偶然、必然因素交集作用導致的。
若是隻看結果,會覺不可理喻;但若是置身於當時的環境、並追溯各方當事人的成長經歷、生長環境,就會覺得彼結果合理許多。
正如秋崢未看到阿霞時,還覺自己幼稚;但當見到阿霞,記憶洶湧而來之時,覺得自己再正常不過。
什麼橡皮擦,不過是□□。
阿霞生日時,秋崢為阿霞挑了一份禮物。阿霞不喜歡。
秋崢讓她自己挑。阿霞狠宰秋崢。
大家是朋友,也無所謂。
秋崢生日時,阿霞送給秋崢一個包。沒有吊牌和品牌,劃痕頗多,用至第三日,包帶斷裂。阿霞姐姐來訪,指著包笑講,“阿霞,不是教你將這個包丟掉嗎?怎麼會在這裡。”
秋崢因此心中有了不舒服,至霍銀江鬧她,阿霞竟與諸人一同嘲弄她。
幾日後,阿霞未經秋崢允許掰了她一半橡皮,秋崢怪阿霞未得允許動用他人物品,阿霞稱秋崢小題大做、小氣鬼。
二人誰也不主動同誰講話,至最後將不講話變成習慣。
秋崢隨張鵬輝、霍銀江趕到約會處,阿霞和秋崢並未講幾句話,雖不是陌路,但也話不投機。
“秋崢,你小孩幾月份的”
“沒有孩子。”
“你老公是做什麼的?”
秋崢啊嗚一陣,“還沒有結婚。”
這就尷尬了,孩子、老公這種東西,秋崢都沒有。
那種親密關系,再難回還。
事情做下了,就不要想著彌補,更不要想著再來一次。
時間具有一維性,一去不複返。
“快給志豪電話,”阿霞竟然拍手,“秋崢,你記得志豪嗎前次聚會,他說愛你,但又怕影響你現在生活,現在好了。”
秋崢不記得哪位志豪,她藉口洗手間,出門透氣。
忽聞得一陣尖叫,秋崢去湊熱鬧。
是一位年輕的計程車司機,叫著跳下車來,轉到右邊去拉車門,“我問你去哪兒,你不說就算了,幹嘛吐我車上!”
車門一開,一股還帶著溫熱氣息的味道齊朝秋崢鼻子裡湧,絕了的味道。
秋崢忙忙退開,站在遠處去看熱鬧。
那司機罵了聲娘,轉至一邊去打電話,聲音帶著哭腔,“師傅,有個喝醉的,吐在車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