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瓷碗被摔的粉碎,雖然是三個少年結義拜把子,這誓言卻代表著一生必須堅守的信條。何戰滿意的點著頭。
“武仁,宣明,今日,我決定收你們為關門弟子,你們是否願意?”
何戰不是心血來潮,胡進是練武的奇才;武仁平時不怎麼專心,只是缺少歷練,是一位武痴;至於宣明則是練武的怪才,總是能依據所學總結,很快的琢磨出適合自己的招數。
記名弟子和俗家弟子成為關門弟子是莫大的幸運,許多習武之人只是庸庸碌碌之輩,一生也難以有所建樹,自古以來便講窮文富武,可見一身的武藝,對於人類個體而言,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更優秀。
“武仁拜見師父。”
“宣明拜見師父。”
行禮敬茶祭祖,拜師不可少的禮節,武仁和宣明非常高興,何戰的關門弟子,武仁心裡唯一不滿足的是,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二師兄。
習武是異常枯燥乏味的,有時候一連幾個月,都在練習同一套拳法,基本功課每天都做,沒有個十年八年的基本功怎麼算是習武。在何戰打算傳武之前,胡進、武仁、何戰三人和普通修煉的少年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基本功課的要求更加苛刻嚴厲。
武術對於高智商的人確實不怎麼適合,首先漫長的基本功時間就能磨滅高智商的優勢,況且高智商的人有高智商要做的事,與武術基本搭不上邊,練武需要的是骨骼清奇或者心善志堅的人。
越是高深的武術,對基本功的要求越高,習武和學習一樣沒有捷徑,也不存在一夜成材的傳說,如果把高明的武技給一個沒有基本功的天才,也只能練出一副手無縛雞之力的花架子。
練武場有古法練功器材,也有著各種先進的健身設施,強筋壯骨是漫長的過程,有先人的智慧,也不能固步自封。武仁平常調皮偷懶耍滑,在胡進和宣明的監督下也不敢偷懶,三位少年同時練功,樂趣很多。
三年後,何戰把胡進、武仁和宣明叫到身邊,何戰早已經已經年過七旬,能收到三個愛徒,內心滿足欣慰不已,是到了傳武的時候。
雖然只有十四五歲,胡進三人已經身材英朗,面板略黑,每日聞雞起舞,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幾年來胡進師兄弟三人習練的武術,與武城大多數少年苦練的武術沒有多少區別。
“拜見師父!”
胡進、武仁、宣明異口同聲的說,何戰叫他們來自然有事。
“都起來吧。”
“胡進已經入門五年,武仁和宣明入門已經有三年,讓我看看你們這幾年的練功都有什麼長進。”何戰捋著鬍子,接著說:“你們三個就相互輪流比武吧。”
“是。”
胡進、武仁、宣明開始商量比試的規則,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決定出三人的排名。
比武是檢驗實力的方法裡最簡單的,當然同門之間比武都是點到即止的,相互切磋都是常有的事。第一組宣明與武仁,之後才是天才與怪才之間比武,已經確定武仁打不過胡進,透過兩戰就能確定三人的實力排名。
胡進和宣明經常切磋,平常是技法上的見解交流,宣明偏向於實戰技,胡進偏向於招數的較量,習武的目的是強身健體。
喜歡宇宙圖請大家收藏:()宇宙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