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蒸汽繅絲機裝置,採用鍋爐熱水蒸氣煮繭,代替手工繅絲的炭火煮繭。古式的繅絲業技藝落後,用繅車、竹磨、鍋馬、絲籠、繳竿、鐵鍋等,採用家庭作坊式土灶內以炭火加溫煮繭索緒。這種煮繭方法溫度難以控制,並容易造成生絲纖度不勻淨的毛病。如今織造局的繅絲廠使用蒸汽機為動力,用煤石為燃料燒鍋爐煮沸水,正好既可以作為熱水來源,又可以開動蒸汽機,相較於前院老式的人工所繅之絲,每工一名只能可管絲口五至八條,如今這有了蒸汽機作為動力,所繅之絲,每工人一名可管絲口六十條,這還是不熟悉,等熟悉的手巧婦人,可管絲口至百口。”
這執事說著,將眾人引到繅絲車處,只見幾名婦人在前面,的確一人守著數十口絲口,有條不紊地絲毫不覺勞累。
青麟和福濟還好,不是很清楚這繅絲場的變化帶來什麼,只是覺得從這執事的嘴裡說出來,這蒸汽機除了吵點,好像還不錯。
而對繅絲有些熟悉的崇綸,卻是臉色大變:他被這蒸汽繅絲機所帶來的變化給嚇倒了!別人不清楚,他是最為清楚不過了。這原本沒人只能管最多八條絲口,因為投用這套蒸汽繅絲機,變成每人可管六十來條,這便相當於增加了七八倍的效率,原本要僱請八個人,如今請一個人就夠了,足足能省出六七個人的工錢下來,這得節省多少費用?
而且,這還只是一臺繅絲機的作用,若是一個繅絲場,再多幾臺,又得節省多少人工費?其他的舊法繅絲,哪裡還能爭得過著投用新式繅絲機的繅絲場?這一年下來,該獲利多少?要知道,絲織業主要開支本就是蠶繭的原料成本和僱請的人工費用成本,這等於是人工的僱請費基本都省了下來成為利潤。
這時,那名執事從繅絲機的尾部摸出一把生絲,道:“此新法所繅之絲,粗細均勻,絲色潔淨,彈性較大,因此,若售賣給東南亞或洋人,售價也較手工繅絲高出三分之一。而且出絲率高出很多,僱請的織工可為原本的十分之一,還不需數年的熟練織工,只需簡單培訓十餘天便可從事。因此,陛下親口下旨,要求聖京織造局全面引入推廣此種蒸汽繅絲機。”
“不但如此!除了這繅絲廠之外,聖京織造局還將原本老式的生絲生織成絲織品的絲織廠進行了改造,同樣引入蒸汽提花織布機。”執事有些自豪地將眾人引入旁邊同樣轟隆作響的另一處工場,介紹道:“這裡便是聖京織造局的絲織廠。”
眾人跟隨這名執事,魚貫而入,進入一處寬敞無比的大殿內。
殿內一側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幾十臺舊式木架織機,殿中間和另一側,卻放著幾臺漆黑髮亮的鐵疙瘩,正是前面見過的蒸汽機,其中一臺正在轟隆開動著,嗡嗡地作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綸和青麟、福濟三人也進入殿內。
崇綸已經對這充滿噪聲的地方沒那麼排斥,如今在他看來,這轟隆巨響的機器,就代表著利潤和銀子。雖然不是他掌管著織造局,但長期以來掌管倉場的經歷,讓他不自覺地成為守財奴。
剛進入這絲織廠,那滿面自豪的執事又開始了介紹起這些織機來:“眾位大人,請看!”他指著那幾十臺舊式木架織機,道:“這些木架織機,原本自明代以來就一直使用,到如今幾百年來,一帶都仍在使用。這一架織機要兩名織工操作,一名織匠,一名學徒,織匠在下面進行梭織,徒弟坐在織機頂上提拉通絲線,費時費力。織一匹五丈長的綢緞,兩名織工要費時近半月之久。”
說完,帶著眾人繞過了嗡嗡作響的蒸汽機,來到另一側的一臺複雜繁瑣的新式織布機旁,道:“各位大人請看,這便是我們新從廣州運來的新式蒸汽提花織布機,雖然還是仿造法蘭西的賈卡爾式提花織布機,但所有配件,包括連蒸汽機在內,都是原聖國第一機器廠生產的。它不但使用的人工大為減少,僅僅只需一人照看機器便可,效率更是比舊式的木架織機五倍之多。同樣生產一匹五丈長的綢緞,只需三天不到的時間,便可織成,而且,所織的綢緞更為緻密結實,而且因為是機器製作,所織花紋更為精美、整齊。這種綢緞,所售價格比舊式木織機要高出二成有餘。”
見眾人有些驚住了,這執事彷彿要更加觸動眾人的神經,進一步解釋道:“原本的一臺舊式的木架織機,二名織工一起一月織成100尺上好的雲錦緞子,賣給上海的洋人,售價十兩銀子,扣除生絲和燃料、機器損耗,一共能有近三兩銀子的利潤,除去僱請織工和其他雜工的工錢,利潤最多為一兩銀子。”
“而採用這種新式蒸汽提花織布機,機器錢雖然貴了一些,但只需一名織工操作,一月下來可織成500尺上好的雲錦緞子,賣給洋人的售價可達十二兩,扣除生絲和燃料、機器損耗成本,一共能有近八十兩銀子的利潤,除去僱請織工和其他雜工的工錢,利潤至少也能有七十五六兩銀子以上。一臺這種新式蒸汽提花織布機一月便能有七十五兩銀子的利潤,一百多臺機器,每月便能有近萬兩銀子的利潤,一年便是十萬兩!陛下說年底時,我聖京織造局要達到一千臺以上的這種新式蒸汽提花織布機,算下來,一年光這雲錦緞子的利潤便能達到八十萬兩!若是加上生絲的收益遠比這提花織布要多得多,光我聖京織造局一年下來,二百萬兩的利潤是輕而易舉之事!”
聽到這執事的話,眾滿清降臣都驚呆了!他們萬萬沒想到,就這麼個所謂的聖京織造局,也就是原本大清的江寧織造衙門,竟然能賺取這麼多的銀兩!當初,這大清的江寧織造府,可是還要每年朝廷倒貼數萬、十數萬銀子供養著啊。
這新式洋人的機器,真的如此奇特,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眾人不由對那轟隆作響的機器感興趣起來,連帶著刺耳的轟隆聲也沒那麼讓人討厭了!
崇綸更是滿眼放光地看著那臺轟轟響個不停的蒸汽機,在他看來,這臺黑乎乎地鐵疙瘩,已經不是機器,而是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啊!這嗡嗡作響的機器轟鳴聲,就是銀子入庫碰撞的悅耳聲音。
崇綸心中充滿惋惜:大清若是早十年能有這樣的機器,何至於連兵餉都發不出,又何至於連火炮火槍都用不上啊,也就更加不會像今天這樣,沒幾年功夫便被這粵賊打敗,連江山都失去了!
只是,連自己這樣堂堂的原本的大清大員,正黃旗人,都看不到也接觸不到這種先進的機器裝置,更何況那天天呆在深宮的大清皇帝?而且,根據崇綸對大清皇帝和那些王公貴族的瞭解,就算知道這些機器的好處,也不大會讓他們使用。
那麼高的煙囪,那些王公老爺們必定會說破壞風水了,而這些男女織工混雜著,必然會說有傷風化,崇綸心頭想象著,最終只能苦笑著得出結論,即便是知道有這機器,大清也不會允許如此這般的投用。
也只有這粵賊才會這麼大膽,直接不顧世俗的風言風語,推廣這洋人傳過來的機器。想到這,崇綸不由對那從未見過的帝國皇帝,原本的粵賊酋頭,心生敬佩起來!
一個賊頭,怎麼就有如此肚量,如此見識,如此魄力,將這西洋機器引入華夏,並且手下還都支援!
而到這時,他也終於明白,這位帝國的皇帝,為何讓他們這些滿清的降臣來參觀這個聖京織造局了。這是給他們在上課,讓他們開眼界啊!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