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國確實太小。
雖然有數十個島嶼,但最大的和適合人生活居住的,也就大琉球島這裡,其餘的島上,只是些漁民和軍事要塞。
因此,被討虜軍佔領了最為險要的首裡城後,國王尚泰一宣佈投降,無條件接受聖王的旨意,整個琉球國其他地方都紛紛聽從國王的命令,放下抵抗,跟隨尚泰帶領整個琉球國,併入聖國。不得不說,琉球人還真是忠心尚氏王朝,當然,這也是尚泰幾歲便能坐穩國王的原因。
他交出琉球王印,並宣佈廢除與滿清和薩摩藩的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廢除琉球國。當天,接受他投降的羅大綱,代表聖王,宣佈旨意:琉球國土永久性併入聖國,並在原有的琉球國國土之上,設立福鍵省琉球府。
最後,諭旨中讓琉球國王和一干朝臣至廣州覲見聖王,接受封賞。
聖王的旨意中,早就知道攻下琉球,已提前將琉球王國分為三部分,北琉球群島,中琉球群島,南琉球群島。說穿了,北琉球群島就是後世的奄美島周圍一帶,中琉球群島就是沖繩島一帶,而南琉球群島就是宮古列島一帶,不過,這些曰本名字,馮雲山當然不會使用了。
因此,在他的詔令中,直接將整個琉球國定為福鍵省琉球府,下轄三個縣,分別為對應三個部分:北山縣、中山縣、南山縣。正好對應歷史上的明朝的三個琉球藩屬國。
而琉球府的府治所自然是在中山縣城首裡城。
宣佈完聖王的聖諭後,羅大綱有些失神。
兒子羅飛德的事情,他當然心痛,甚至,有段時間確實心裡怨恨馮雲山。甚至,他不是沒想過,率領水師在苔灣自立,但羅大綱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如此做。
加上,出征琉球的前兩天,一名軍中的參謀悄悄地給他引薦了一個人,卻是滿清派來的兵部主事,不知道為何聽說了羅飛德的事情,帶著兵部尚書的親筆信,前來招降,說是隻要他率領討虜軍水師歸順朝廷,便保舉他為廣東水師提督,賞旗人身份。
羅大綱不由怒極反笑!
去他孃的廣東水師提督!滿清還有水師嗎?老子現在已經是聖國水師第一人了。
去他孃的旗人身份!老子身為客家人,正宗的漢人,豈會背棄祖宗,接受什麼旗人身份賞賜?
那名滿清朝廷的兵部主事大概也沒想到,他千里迢迢,喬裝打扮偷偷來到福健,原本以為羅大綱兒子死了,必定會反,只要給個臺階下就行,沒想到不但沒讓羅大綱謀反,反而讓他忘記了兒子的傷痛。
原本對馮雲山的一點不滿,都消失不見了。注意力被轉移,轉移到早點推翻滿清上來了。
結果,悲催的兵部主事和那名引薦的參謀,被羅大綱毫不猶豫地關押著送至廣州,交由聖王王府警務部治罪。
羅大綱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兒子的事情,第三天聖王就給他來信解釋過了,他心裡其實也非常清楚,的確是兒子的錯,而且還太要強,造成這樣的後果。
算了,就算是沒兒子,但這輩子能在自己手上,收復琉球,開拓華夏國土,也算青史留名,這輩子也值了!
……
佔領了琉球國都的討虜軍,只留下乙十三旅中的三千人駐守。其餘的一萬三千水師和乙十三旅一千五百則用了二天時間,將整個琉球國全部清理了一遍,這才離開琉球,前往濟州島。
由於濟州島從未去過,原來請的泉州府水手也只是到過琉球和曰本的長州大阪,濟州島並未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