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出行前天王東王不是早有交代,天王曾雲:師行間道,急赴燕都,勿貪攻城,靡時日。依文元看,前番在懷慶已經白白耽誤了兩月多時光,如今不能再耽擱了,還是繞過正定府和保定府,趕在冬季嚴寒之前直接北上攻打清妖巢穴為好!”吉文元率先說道。
朱錫錕聞言皺皺眉頭道:“不可!如今連月拼殺,兄弟們有些疲憊。還是按照東王的戰略安排,一路往東北方向進軍,最後抵達天津府,等候東王派出援兵一到,再一起攻打清妖巢穴。至於具體行軍路線,卻是要根據清妖兵力進行調整,以靈活機動為宜。”
黃文金也點點頭,道:“燕王,朱丞相說的很有道理。若是不按東王的戰略,即便再大功勞,只怕也會被東王降罪。況且,眼下確實是形勢危急,離清妖巢穴越近,清妖兵力越多,也越拼命,我軍兵力不足,火藥也消耗不少,只怕一時間難以攻破巢穴。再加上平胡侯說的,北地的寒冷季節馬上快到,沒有一處堅城過冬,只怕我等廣西精兵會戰力大減。”
黃文金分析得條條入理,即便是吉文元也是暗自認同,他出言直接攻打京師,不過是因為他是天王親信,必須明面上為天王站臺,否則事後,天王饒不了他。至於接受與否,他心裡也清楚,天國的實際兵事,都是精通軍事的東王一應把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日綱其實也不是徵求意見,眾人的意見也改變不了東王的決定。只是最近他感覺到了一股危險的氣息,想領兵早點離開順德府這塊四戰之地。
清妖的都統勝保,率領三萬滿漢妖兵,從菏南一路追擊北伐軍;加上原菏南巡撫現任按察使的英桂,領著近二萬綠營清兵和地方團勇也從菏南境追擊過來;而據俘虜的順德府通判交代,清妖酋咸豐已派蒙古郡王僧格林沁統帥駐京旗兵漢兵五營和各支蒙古勁旅,三萬餘人,氣勢洶洶地攻來。
秦日綱雖不畏懼清妖,但也有些擔心在清妖兵的合圍之下,會讓北伐軍遭遇慘重損失。好不容易能單獨領軍,哪怕有天王和東王的親信插手監督,但主將畢竟是自己。
對於這些北伐軍將士,秦日綱都已經看成了自己的家當,當然不願其折損太多。而且,若是折損太多,不說可能被清妖剿滅,便是逃回天京,也會被東王問罪。相反,若是這支軍隊儲存好,又能緊緊抓住在自己手中,說不定……
想到這,秦日綱感到有些口乾舌燥,心裡砰砰地猛跳起來,他不敢繼續想下去。腦海中只是想到了遠在南方的那個南王,心裡充滿羨慕。
搖頭驅散自己的胡思亂想,秦日綱當下便對三人作出決定:“大戰略便按東王旨意。但實際作戰卻要根據清妖的兵力佈置,讓探馬加大偵查範圍,明日一早,便往天津府方向進軍。”
秦日綱將北伐軍分為四部,前軍先鋒八千人,由黃文金率領,次日天未亮便出發,五日內依次攻佔任縣、隆平、柏鄉和趙州一帶,作出北上的模樣,吸引清妖兵力。
而秦日綱親率中軍一萬五千兵力,吉文元率領左翼六千人,朱錫錕率領右翼六千人,三部緊隨其後,往北出征。一路上,每攻佔一處州縣和城鎮,便沒收當地官倉、洗劫城中大戶鄉紳,將所佔之地查獲的糧食和銀兩洗劫一空,還將多餘的糧食分發給四周百姓。
於是,鄉紳痛恨,窮苦百姓卻踴躍支援。所經之地的流民和貧苦百姓,紛紛加入太平軍。
而且,秦日綱秉承天王的旨意,將所經之地的孔孟書院、私塾學堂,全部拆除,查獲的書籍也全部焚燬,抓獲的儒生更是直接斬殺,直隸等地的鄉紳為之大驚,紛紛躲避。
隨著北伐軍的深入直隸,京師震動。咸豐連發三道加急敕令,命追擊的清軍主將勝保率部加緊急行軍,同時又命前來堵截的僧格林沁嚴防正定府、保定府一帶。
僧格林沁率軍趕至位於保定府和正定府之間的定州,匆忙布好防線,只等太平軍北上截殺。
不料,狡猾的秦日綱,率部深夜從趙州出城。並且,出城前,下令將趙州的羸弱百姓婦孺,全部綁在家中,而後,更是將趙州城門由內用磚石封堵,將趙州百姓全部封鎖在城內,防止洩漏太平軍出城的訊息。
爾後,率領已經擴軍至四萬五千人的太平軍,直接攻向東面的深州,繞過城堅兵多的冀州府和河間府,從中間的獻縣之地,攻向滄州。(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