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也沒想到會救這樣便攻下長沙城,原本,他還打算用巨炮和重型火炮轟擊十餘天,趁長沙城內人心惶惶之際,在月底沒有月亮的夜晚,讓城內的細作聯絡內應周國虞,發動徵義堂兄弟和城內會黨一同製造混亂,開啟城門放討虜軍入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沒想到,還沒用上便已經攻破了長沙城。其實這也是因為長沙城原本就城牆年久失修,後來又被太平軍炸塌過,好不容易才修葺好,又被再一次爆炸,這次被炸的地方塌陷得更加厲害,即便是城內清妖有心堵缺口,也難上加難,再加上城內的會黨等內應配合,竟然一舉攻入了長沙城。
馮雲山看完戰報,嘆了嘆氣,隨即又搖搖頭,暗笑自己有點貪心不足了。
卻原來是,左宗棠在戰報裡說,攻佔長沙城後,城外的曾國藩率領湘勇,從城東的小吳門衝入城內,護衛著糊南巡撫駱秉章等一干城內官員,接應李宜賓攜帶著曾家的一干家眷,從北門衝出。
北門攻城的梁立泰出兵攔截,沒想到湘勇拼死之下,戰力十足,竟然將梁立泰的甲四師攻得連連後退,最後甲四軍在損失了六百餘名將士的情況下,被兇悍的湘勇護衛一干人等逃向北面湘陰境內。
不過,甲四師的第一團將士在石煥之帶領下,緊追不捨,總算將負責殿後的湘勇營哨李宜賓當場擊斃,連同被擊傷的湘勇在內,一共俘虜了八百多名湘勇青壯。
左宗棠還特意交代,俘虜了曾國藩的幾個幕僚,一個名叫郭嵩燾,卻是左宗棠的知交好友,但他勸降不了郭嵩燾,又不便處置,便交與聖王處理;另幾名分別是湘鄉知縣朱孫詒、原桂平署理知縣程恒生、郭嵩燾的弟弟郭崑燾、書生王闓運,以及二名滿清大員湖南布政使徐有壬、湖南按察使陶恩培,都隨後送至廣州來。
馮雲山看罷,大笑。俘虜裡面,倒是有幾個人才,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勸降。
馮雲山最看重的,還是左宗棠和曾國藩兩人的好友郭嵩燾,此人在後世頗為有名。
郭嵩燾不但是贊助曾國藩辦團練,建立湘軍,人稱“湘軍財神”的人物,而且,後期又致力於洋務,力主仿製西器、引進西學、廢除科舉與鼓勵商辦工業等事宜,還是滿清政府正式派出的第一個駐英法公使。
他的思想觀念已經超出了當時計程車大夫階層,不顧士子們的反對和家鄉父老的詆譭,毅然決心到西方去學習他們的“強兵富國之術”、“尚學興藝之方”,特別是探究“其所以通民俗而立國本者”。
取西方之長,補中國之短,由器而學而政教。郭嵩燾從國外回來,便逐漸擺脫君權至上的束縛,不僅敢於考究西方民主政體,而且敢於肯定其優長之處,質疑滿清的政體存在問題。
只可惜,他因為這樣的觀念,便被整個滿清社會所不能容忍,所著的書籍,也被排斥和辱罵,最後晚景甚為淒涼,鬱郁病逝。
這樣的人物,於滿清是不喜歡,但對於馮雲山來說,卻是最好不過。難得有如此見識計程車大夫階層官員,並且又是曾國藩的最有力支持者,想到這樣的牆角能挖過來,馮雲山便是一陣舒爽。
只是,目前的郭嵩燾,想必還沒有這樣開放和大膽的思想吧?馮雲山記得他是接觸過洋人後,才產生這樣的觀念的。
不管怎麼樣,馮雲山都準備讓郭嵩燾與洋人接觸,讓他到廣州和港島轉一轉,見識下洋人的堅船利炮再說。
還有一人,卻是湘鄉知縣朱孫詒。此人雖不大出名,但馮雲山恰好知道,曾國藩的湘勇,差不多超過大半是此人幫忙張羅招募的。
朱孫詒雖曾在寧鄉、善化都任過知縣,後調至湘鄉知縣數年,口碑都不錯,乃是當時糊南有數的強力知縣,極力籠絡當地士紳,聘王鑫為幕僚,舉羅澤南為孝廉,拔劉蓉為文童,讓湘鄉縣官紳一家合作緊密,讓湘鄉成為團勇善戰驍勇之地,他也成為除了郭嵩燾外,曾國藩辦理湘勇團練的最大幕後功臣。
因此,能俘虜到此人,對於安定湘鄉地方,離間曾國藩的湘勇有極大作用。
雖然對於此人,馮雲山並不報多少希望,但總歸也想嘗試一下。
對於其他的那個書生王闓運,馮雲山倒好像也聽說過,只是知道是齊白石的老師,是個狂士,但一直不得志,正好,這種人,說不動可以招為己用。
其他的糊南布政使和按察使,若是能投降,馮雲山不失給他們一個位置,拿他們當馬骨供起來,若是不願,便拿他們當成反面典型,殺了威嚇其他的滿清官員也是好的。(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