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隨著眾人一起離開,剛回到後軍營帳,曾觀瀾來報翼王石達開來了。
馮雲山知道翼王是來說剛才商議出征的事情,忙請他進來。倆人合議後商定:由翼王兄長石祥禎率左一軍前師、右師兩部共五百人,今夜至城外江邊會集,聽從馮雲山調遣;石達開率左一軍餘部與天國大部一道,明日乘船而行;派羅大綱率左二軍駕駛船隻,充當水師,跟隨陸上所部一道,在前方開路。
剛送走石達開,殿右二指揮蒙得恩又來了,原來是天王請馮雲山過去。
以往,洪秀全與楊秀清有衝突矛盾時,都是馮雲山充當和事佬,勸慰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洪秀全往日多見馮雲山隱忍退步,一直為天國大局,調整自己,還未見過馮雲山與楊秀清當面衝突的。因此見馮雲山今日商議時,對東王的態度與往日大為反常,心中疑惑,故召來相問,同時也寬慰一下,安撫南王的心。
馮雲山只是說東王故意刁難,自己一時未忍住,故而爭執。又閒聊幾句,馮雲山便告辭出來。天王雖然防備東王,但卻更加依賴東王,馮雲山不是原來的馮雲山,他已徹底看清洪秀全,多說無益。
回到後軍大營,馮雲山召集手下將士,宣佈開拔出徵的命令。剛想繼續商議出征事宜,曾觀瀾密告,羅大綱帶手下來了,另外細作營也有訊息傳來。
細作營探到的情報是全州城外清軍動向。城外清軍得知全州城破,畏懼太平軍勢大,駐紮在全州城西魯板橋一帶的清妖頭廣西署理提督劉長清,率妖兵五千退往興安方向;原本駐紮在城北太平鋪的清妖頭糊南提督餘萬清,領著手下三千妖兵,渡江往東退往糊南道州方向防衛;餘下四千妖兵,由清妖頭提督和春率領,會同他原來的二千餘人,駐守廣西邊界黃沙河圩,意圖阻擋天國挺進糊南。
接著羅大綱透露資訊,昨夜蓑衣渡處突然出現大群清妖兵勇,砍倒古樹,在江水急轉彎道處橫阻江面,還在江中埋設暗木樁,攔截過往船隻,使船無法通行。至於岸邊,他手下探查的人不敢太靠近,無法查探。
果然來了!看來自己的穿越,到現在為止,並未對這個世界的程序有什麼改變。只是,自己已預先知道江忠源會率千餘楚勇,埋伏於蓑衣渡西岸,又豈會讓他得逞。
馮雲山將李開芳、梁立泰、蘇三娘、陳德風、羅大綱叫至南王營帳,將兩個訊息告知眾人,道:“十天前,早有天父啟示雲山,天父雲‘若攻全州,小心江中,損蓑衣渡’,此事大綱兄弟亦早就知曉。現蓑衣渡處突然出現大群清妖,正應驗天父的啟示。因此,雲山斷定此股清妖為江忠源率領的新寧楚勇。”
眾人聞言,看向羅大綱。羅大綱點頭道:“不錯,確有此事!當時還未攻全州時,南王便告知翼王和羅某。想不到真的如此應驗。”
眾人一聽心裡震驚不已,想不到真有天父,啟示南王示警。那東王為何不知道此事?他不是代天父傳旨嗎,為何這次天父沒有讓他代為傳達,而透過南王?一時間眾人又想不透了。
馮雲山知道他們想什麼,他要的就是這種,慢慢地在眾人心中,淡化東王最大的依仗。只是,眼下還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本來雲山已與翼王商定,國宗石祥禎率五百名左一軍兄弟隨與我等城東門外會集,今晚由本王親率親衛營和右軍將士連夜出發,為我天國掃通障礙。”馮雲山解釋道,“但現既已然確定蓑衣渡附近有清妖伏軍,情況有變,需馬上稟報天王和東王,使天國大部加以防備。”
梁立泰忽道:“南王,不若先不稟報東王知曉,等中軍大部船隻到蓑衣渡,待清妖伏兵盡出,與中軍廝殺時,我後軍再突然從後方殺出,兩面夾擊,豈不妙哉?”
馮雲山知道,梁立泰和他母親胡大妹是跟隨自己的老人了,處處為自己著想。他這提議明顯是想讓跟自己不對付的東王損兵折將,透過清妖來削弱東王實力。這種打算,自己也曾想過,不過馬上就否定了。在他看來,削弱東王、天王實力可以,但必須在他自己有獨立勢力,脫離二人撇清利害干係之後。
“立泰,不必多言,一切以天國大局為重。雲山先去見天王,你等做好隨時出征準備!”
威德宮中,天國高層又齊聚一堂,只因天王今天第二次召集大家,說有重大軍情通報。眾人卻見南王站在中間,紛紛猜測莫非這重大軍情跟南王有關?
馮雲山不管四周眾人疑惑的眼神,跪倒在地,抬頭仰天,道:“天父皇上帝在上,兒臣雲山有罪!”
一句話讓一干天國高層吃驚不已,坐在右主位的天王洪秀全,以及東王楊秀清不由皺皺眉頭,相互望了對方一眼。
“三子云山,跪在地下,真心悔罪!祈禱天父皇上帝格外恩憐,赦前時無知,未將天父皇上帝賜雲山啟示諭令,告知眾人。”
馮雲山吐字清晰,眾人聽得清楚無比,紛紛納悶,這南王要搞什麼鬼?天父皇上帝什麼時候給過南王啟示諭令了?到底是什麼啟示,南王沒告知大家,才來悔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