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課,許多的專家聽得非常認真。
葉曉晨完全掌握了課程節奏。
他一點點將自己的理論要點丟擲來,逐漸引導專家們的思考方向。
當然,這些專家都是智商高群之輩,再複雜的理論知識,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需要考慮的是他們能不能接受。
經過葉曉晨深入淺出,加上一些實驗,已經有不少專家對此有些相信了。
特別是那些植物學家,他們全都對此產生了巨大的濃厚興趣。
也有一部分專家,比如說核工專家們,並沒有完全被葉曉晨的理論忽悠住。
對他們而言,更感興趣的是淨化之草對核輻射的吸收問題。
等到葉曉晨的課上得差不多,終於有核工專家按耐不住了。
還是那個錢教授,他忽然站了起來說道:“葉先生,你所說的植物意識理論,非常精彩,就算是像我這種對植物學沒有涉獵的外行人,都感興趣了。”
他一開口就是吹捧葉曉晨。
言下之意,他們這些核工專家,僅僅是感興趣而已。
“請問葉先生,這淨化之草為什麼會吸收核輻射呢?”
錢教授終於問出了關鍵問題。
在場的核工專家們全都盯著葉曉晨,這才是他們最想關心的問題。
其他那些植物專家也是如此。
只是,剛才葉曉晨關於植物意識方面的知識,讓他們不知不覺中投入了進去。
“錢教授,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不過我之所以一開始提及到植物意識,就在於淨化之草的核輻射吸收能力,是建立在植物意識的基礎上。”
葉曉晨笑道。
錢教授愣了一下,旋即問道:“還請葉先生為我們詳細解答一下。”
說著,他朝著葉曉晨彎了一下腰,語氣中透著真誠。
“這個自然,劉院士,我想問一下,一種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表現出來不同特性,是由什麼決定?”
葉曉晨忽然看向基因組研究所的劉明勝。
“自然是基因,現在的轉基因技術,就是基於此種原理建立起來的。”
劉明勝很是明確得說道。
“對,就是基因,雖然我們有頂級的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原子層次,觀察到基因,卻無法識別基因,自然也就無法確認這些基因到底有什麼具體效果。所以,這個問題就回歸到了植物意識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透過溝通植物意識,去間接觀察它們體內的基因層面,我們就能夠藉此調控基因結構,達到對植物的特性進行改造,說到底,不掌握植物意識,我這種新型的植物改造技術也就沒辦法進行,除非現代科技能夠發展到一定高度,可以直接進行超精度的基因改造手術。”
葉曉晨輕輕笑道。
這種理論是正確的,但是,葉曉晨也暫時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他對意識的掌控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