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離京,沈永波並未讓沈安安一道回懷洲。
如今四方蠢蠢欲動,沈括帶兵北上,南蠻對懷洲虎視眈眈,懷洲並不安全。雖有沈永波坐鎮懷洲,卻不如讓沈安安跟方家一道去了晉州安全。
晉州天高地遠,即便懷洲出了事端,有心腹的暗衛從旁守著,安安在晉州可保無憂。
沈安安便同槿桐一道住在方家,就連方家旁支都以為是方家的姑娘,更何況外人。
……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
聽聞巴爾鐵騎大舉南下,北方告急。
早前北部有莊喆坐鎮,如今長風國中內鬥,一盤散沙,巴爾再是忌憚莊喆,可也不願放棄眼前的肥肉。再加上莊喆扶持旭王,最後是孝王持先帝遺詔登基做了幼帝,沈逸辰和廬陽郡王輔政。莊喆不願臣服孝王,被扣留京中,廬陽郡王不敢放虎歸山。
此番巴爾南下,沈逸辰舉薦了洛容遠。
早前洛容遠從恆拂別苑離開是破曉,離開恆拂別苑後,洛容遠直接離京。宮中生變也是在破曉,再等鎖城的訊息傳到城門口,洛容遠早已離京。等回軍中,才曉京中生變。
太子逼宮,倒行逆施,舉國征討,鎮陽軍也在其中。
可太子自有支援的勢力,君上又在太子手上,成王敗寇,都在破釜沉舟。而太子也怕君上一死,留下話柄,也一直不敢取其姓名。
雙方僵持。
到了三月,君上病重過世。
僵局被打破!
發喪禮上,沈逸辰持先帝詔書,要扶幼帝孝王上位。宮中宮外自是一番陰謀算計,亡命血戰,最終扶孝王等上了皇位,開弘孝年號。
但弘孝帝上位,長風之亂並未結束。
早前太子為眾矢之的,諸王尚能聯手,可孝王登基,便無一人心悅臣服。
孝王年幼,何談的治國之能?不知婉妃給父皇吃了何等迷藥,才讓父皇將皇位傳位於並不起眼的幼弟。
諸王不服,京中便一日不太平。
若無沈逸辰和廬陽郡王等人輔政,恐怕長風早已分崩離析。新帝觸登位,百廢待興,還有諸王伺機,局勢並不明朗。此時巴爾南下,也唯有洛容遠堪此重任,而不必擔心另懷心思。
洛容遠北上禦敵的訊息傳到晉州已是臘月。
方槿桐半攏眉頭,半是感嘆:“這回姨父姨母當擔心了。”巴爾一族素來驍勇善戰,這一場怕是惡戰。
方世年放下信箋,語氣卻平和篤定:“好男兒自當建功立業,這一仗,容遠當去。”
方槿桐垂眸。
木頭尚有訊息,那沈逸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