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二月,正午的陽光也不刺眼。
方槿桐送方世年到了府外,馬車也已經備好,方如旭同方世年一道離開。
方世年交待了幾句,方槿桐一一應承。
陳氏和鐘氏也來府外相送。
陳氏是方如旭的母親,方如旭要回京中,陳氏拿了兩件親手做的衣裳給他帶上。“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回京,娘只做好了兩件,還有幾件要再等幾日,等你大哥去京中的時候給你捎來。”
鐘氏遞給他,方如旭接過。
“裡面有一些是給峰兒的,你也替娘親給他。”
方如峰只有十歲,過繼到了二房。
此次隨二夫人回家省親去了,沒有回元洲城,陳氏很掛念他。
方如旭點頭。
元洲城離京中只有兩日腳程,但陳氏還是心中不捨:“春捂秋凍,回了京中也別著急松衣,這時候染的風寒不易好。”
方如旭知道她是心頭不捨,便上前擁了擁陳氏:“娘,放心吧,等這一段忙完,我就回元洲城看你。倒是你和爹爹要注意身體,醫館的事就交給大哥,你和爹爹該享享清福了。”
陳氏也不是深閨婦人,眼底的氤氳轉了轉,便嚥了回去。
鐘氏便上前挽了陳氏胳膊:“娘,放心吧,二弟會照顧好自己的。”
陳氏點頭,臉上擠了一絲笑容,又朝方如旭道:“到了京中,要聽你三叔的話。”
“知道了,娘。”見陳氏笑了,方如旭也笑了起來。
末了,又同鐘氏道:“家中的事,辛苦嫂子照料了。”
鐘氏莞爾:“爹孃和你大哥都疼我,哪裡有辛苦一說。倒是二弟,你年紀也不小了,若是京中有合心意的姑娘,別忘了同爹孃還有三叔說一聲。”
這句確是說到了陳氏心口上,頻頻頷首。
方如旭有些窘迫,想打個滑頭離開,一側的方槿桐卻上前:“大伯母和嫂子放心,要是二哥有心儀的姑娘,我第一時間通知大伯母和嫂子。”
陳氏方才被她逗了好一陣子話。
直到車夫將行禮都安置好,方如旭也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駛離,陳氏紅著眼揮手,鐘氏便挽著她,寬慰道:“娘,再過個把月,二弟就回來了。”
陳氏捏了衣袖擦了擦。
送完方世年和方如旭,方槿桐同陳氏和鐘氏一道回了東苑。
爹爹和二哥著急離開,鐘氏安排了簡單的飯菜送到南苑,眼下,院內其他人都還沒有用過。大廚房的午飯也做好,陳氏便喚了思語去西廂房那端請槿玉過來。
槿桐便陪著歲歲玩。
這兩日,歲歲尤其喜歡走路,扶著床沿走,推著凳子也走,時時刻刻都得有人看著。
原本陳氏也是行醫的,不主張請奶孃。
孩子的母乳喝自己娘親的最好。
但鐘氏生産得有些難,氣血虧了不少,開始又不敢進補,孩子奶水不夠,鐘氏咬牙喝了好些湯湯水水,奶水還是跟不上,到了兩月多就請了奶孃。
後來鐘氏慢慢調養,待得歲歲八個多月,氣色也調養得差不多。
方槿桐聽大伯母的意思,是大哥和嫂子準備隔年再要一個,院內就熱鬧些。
方槿桐陪歲歲走了一會兒路,方槿玉也來了苑中。
上午碧桃來,說四小姐有些頭暈,一直在房內躺著。陳氏要去看看,碧桃就說四小姐昨夜沒睡好,該是多歇歇就好。陳氏便囑咐思語去送了一劑安神的湯水,碧桃回來說四小姐喝了便睡了。
這會子到了東苑,方槿桐看著她氣色倒是好得很,還透著紅潤。
方槿桐心知肚明。
只怕是槿玉上午聽說爹爹和二哥要回京了,怕爹爹和二哥將她一同帶回去,不讓她去定州了,故而躺在西廂房內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