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軍則清理內城西城門以及外城西城區,以及城內其餘各處散落的屍體。
整個長樂郡內,到處都是士卒在湧動。
光是清理戰場計程車卒便就有數萬之眾。饒是如此,都硬是到得夜幕降臨時分,長樂郡內外的屍體才算是清理完畢。
那些甲冑、兵刃等等,不知道往長樂郡武器庫內運了多少車。
堆積的屍山都有數十座。
這畫面當真是極為滲人的。
只其中絕大多數自然是元軍將士無疑。
大宋軍卒除去福州守備軍之前抵擋元軍損失不少以外,後面呂英才等人率來的大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折損。
黃華、廉黎明等福州頂級官員再度離開府衙。
他們到內城西城頭和外城南城牆處,看著己方將士的遺體被焚為灰燼。
這些人,都是大宋的勇士。
是他們用鮮血扞衛了長樂郡的安定。
是他們用血肉硬生生擋住了元軍侵略的步伐。
而很快,此次戰役的結果統計也出來了,有士卒遞呈到黃華的手裡。
沒人去細數殲滅元軍多少。因為除去極少數的高手成功逃離長樂郡外,其餘的都被留在了城內。
此役,元軍俘虜共計三萬八千人左右。
也即是說,除去那極少數逃出長樂郡的以外,折損在長樂郡的元軍足足有五萬之眾。
有的死在外城南牆,有的死在海岸邊,有的死在內城西門,還有的也是死在他們最後鎮守的陣地裡。
其中尤以外城南牆死的元軍最多,其後便是內城西門。
而此役宋軍折損,共計才堪堪過萬人。
除去高天縱等人出城折損慘重以外,其實後來的守城戰,大宋將士付出的傷亡並不是特別大。
當然,這並不包括陣亡的百姓還有那些江湖義士。
若是算是他們,那數目也絕不算少了。
黃華接過戰果統計以後,便就又回了府衙去。到他的房間內,就開始提筆疾書起來。
如果宋元真要議和,那這封密信當然是越快傳到長沙去越好。
臣黃華遙啟聖上,自元大帥阿術率十萬大軍前來進攻福州,臣派遣……
整個福州之戰,從黃華派遣高天縱、車宏宇等人軍團出城阻敵開始,再到阿術自盡,元軍投降結束,箇中鉅細,黃華都在信上寫了個清清楚楚。
眾江湖義士鼎力相助,湧泉寺羅漢堂主持等高僧大義拼死元朝高手,長樂郡以節度使廉黎明為首的諸多官員上城頭和將士百姓共同抗敵,等等諸多,也都是費了些筆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封戰報,硬是洋洋灑灑數千字。
到最後,才以他收到皇城密信,以及雙方的戰損數目點睛落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