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打秀山,不殺降卒,是因為攻理之戰才剛剛開始。若將降卒悉數斬殺,怕引起大理國內百姓的同仇敵愾。
百姓們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
攻理之戰打到現在,宋軍沒有被人人喊打,必然有著他們沒有騷擾、荼毒百姓的緣由在裡頭。
不能說沒有收穫。
要是大理百姓全力相助大理士卒,大宋禁軍只怕難以取得這樣的勝利。
而在威楚,雖然最終同樣沒殺降卒。但實際上,威楚府守卒根本就沒能留下多少人。
連帶著,當初從秀山帶過去的降卒,也在軍營之戰中死傷殆盡。
這點,張紅偉未必察覺,但劉諸溫定然是存著小心思的。
他用計誘使威楚府守卒和那些降卒在軍營內廝殺,絕對不僅僅是隻想著分散城頭的兵力。也有著消耗降卒的心思。
借威楚府守卒的刀殺人。
最終,不僅僅攻下威楚府,還讓得那些形同累贅的降卒死傷無數。
兩全其美!
至於最後所剩的那點威楚府降卒和僥倖沒死的秀山郡、善闡府降卒,殺不殺,便是無傷大雅的事了。
劉諸溫、張紅偉兩人為何不殺?
因為殺了,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益處,就那麼點人,不至於讓大理心痛。
而留著他們,還能讓得大宋禁軍不至於在大理留下如元軍那般“兇殘”的印象。
皇上說讓他們不要禍害大理百姓,明面上看似只是秉持“惜民”的觀念。但其中,顯然是有深意的。
這種深意,尋常士卒們揣測不到,張紅偉或許也揣測不到,但聰明如劉諸溫又豈會揣測不到?
民,是大理的民。皇上為何要惜?
這無疑是皇上心裡頭已經將大理百姓當成是大宋的百姓了。
而這意味著什麼,還不夠明顯?
皇上鐵定是準備要拿下大理唄!
整個鎮南軍區傾巢而動,怎麼可能只會是光發洩邕州的憋屈?
只是這種事,在趙洞庭沒有徹底表露意圖之前,卻是不便與別人說。
這也是為何之前張紅偉和劉諸溫討論“不殺百姓”之事時,張紅偉只說不願引起大理民憤,卻沒有將話說透的原因。
帝王心術,可以看破,但不能說破。
自古以外,能將帝王心術看破的人並不少,但最終說破的,卻鮮少有人能夠得到好下場。
張紅偉不知內情,只會覺得皇上仁愛。或許也會覺得皇上有些柔弱,但這無傷大雅。
而要是他劉諸溫將話說明白了,張紅偉只怕就會覺得皇上心機很是可怕了。
那他劉諸溫算不算是霍亂軍心呢?
喜歡重生為君小說請大家收藏:()重生為君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