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佛在佛門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佛門講究眾生平等,但實際,佛門內部卻是等級森嚴。
當然,縱是在世佛,也不至於能讓趙洞庭行禮。
這主要是趙洞庭不信天。
前代有很多皇帝對佛、道視若明燈,將其地位烘托得無比崇高,趙洞庭不會這樣做。
他不求天,不求長生。只相信自己想要的,需要自己去爭取。
是以,他對無得也只是保持著禮貌而已。
大宋到底還是世俗帝王的天下,不如大理那般,佛門有著能夠主宰皇室的地位。
無得雙手再度合十,施禮道:“貧僧無得見過聖上。”
趙洞庭道:“剛剛聽得在世佛想見朕,不知所謂何事?”
他真談不上熱情。
道門入世,佛門出世。大宋危亡的時候,這個無得怎麼沒有來?
如龍虎山那邊,雖然沒能幫上什麼忙,但總歸許下了個承諾不是?
再者,在趙洞庭看來,佛門終究是從國外流入,而道門才是本土的。
所以趙洞庭心裡還是稍微偏向道門的。
無得也不知是否察覺到趙洞庭對自己的態度並非十分熱情,座下老龜忽地抬頭打了個響鼻。
無得道:“貧僧請求同聖上前往定軍山,超度亡魂。”
“這……”
這的確是出乎趙洞庭的意料。
他本以為,無得前來是為佛門求氣運的。現在在雷州,道門可是徹底將佛門給壓住了。
超度亡魂?
這算是賣個乖麼?
趙洞庭自也不會拒絕無得的好意,道:“如此,便有勞在世佛了。”
對這種超然世外的宗門,他不會崇拜,但也不會去得罪。
佛門信徒眾多,得罪了,不是什麼好事。
而且,趙洞庭對佛門有好生之德這個觀點還是很認同的。教人向善,於民有利。
“多謝聖上。”
無得再揖佛理,“阿彌陀佛。”
說罷,老龜回頭,看似蹣跚向著海邊而去。但速度,卻是不慢。
趙洞庭瞧無得和老龜的背影幾眼,也轉身往龍輦內去。
大軍繼續前行,很快出城。
趙洞庭在龍輦內嘀咕,“騎烏龜,嗯,很拉風……”
他掀開窗簾看向車外,問洪無天道:“前輩,這位無得前輩是哪個寺的?”
洪無天答道:“無得在世佛是位行腳僧,終年遊歷各地,沒有掛牌於任何哪座寺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