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洞庭知道東河裡求戰心切,沒有再拒絕,道:“好,東河大人你率三千五百火銃軍隨朕親往。”
東河裡笑得咧開大嘴,快六十歲的人了,這時候高興得好似像個小孩。
秦寒道:“皇上是打算帶飛龍士卒還有火銃軍攻取端溪?”
“不。”
趙洞庭道:“還有武鼎堂的供奉們,朕也要帶去。”
秦寒道:“如果皇上能以不到五千人取下端溪,元朝勢必對火器要更為刮目相看了。”
飛龍士卒和火銃兵這種組合,完全已經可以說是現代化軍隊。
趙洞庭咧咧嘴,“只可惜現在元軍也有轟天雷。只不知道,伯顏有沒有留下轟天雷在端溪城內。”
他心裡還真有些沒底。
以不到五千人攻三萬元軍駐紮的端溪,本來就是極為困難的事。要是元軍還有轟天雷,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他現在希翼的就是元軍轟天雷不足,伯顏全部帶去封川最好。
就在這夜,趙洞庭帶著四百飛龍士卒、武鼎堂,還有三千五百火銃軍從黃圍蕩悄然出發了。
而伯顏那邊,這個時候都還沒有趕到封川府,才在半路上。
趙洞庭率兵專走小路,但全部騎馬,軍中只是帶著乾糧,行軍速度也是飛快。
原本按大軍行進的腳程,從黃圍蕩趕到端溪,大概需要五天的時間。可趙洞庭,卻是硬生生在兩天內率軍趕到。
伯顏當然已經到封川了。
也速兒大軍十五萬也開到梧州城北面二十里處。
其餘軍馬卻是沒有什麼訊息,也不知是否留守在營寨之內。
文天祥六萬大軍全部調撥到鐔津,蠢蠢欲動,只等趙洞庭的指示。
梧州城內,北、南兩面城牆上矗立著無數宋軍士卒,個個神情嚴肅。旗幟插滿城頭。
投石車等器械也都已經被推上城頭。
城外五里方圓,都是雷區。
雖然眼下還看不到元軍的蹤影,但誰都知道,要不得多長時間,元軍就會大舉攻城了。
區區二十里的距離,真的是兩方斥候放個屁,對面的斥候都能聞到。
梧州城內,到處都是拒馬、槽溝。
張珏已是使出渾身解數,連元軍破城,該如何和元軍巷戰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他也已經知道元軍有轟天雷,在那種火器之下,守城要比以往艱難得多。
時代變了。
自從趙洞庭發明轟天雷以後,原本這個年代的戰爭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跟著改變。
冷兵器作戰方式,硬生生因為轟天雷的產生,而變成熱、冷武器交合。
喜歡重生為君小說請大家收藏:()重生為君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