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誇讚的話,沒多久就傳到新鄉那邊,聽到白曦這麼誇,新鄉的人不知道多高興。
都知道白曦在白記的重要地位,她對新鄉有更好的印象,對新鄉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原先的燈泡廠和紡織廠,精簡掉一些人,剩下的併入其他工廠去就可以了。
兩三百人的工廠其實在一個縣城裡不算小了,這樣體量的工廠在華國很多地方是常見的規模。
只是哪怕十個這樣的工廠加起來產生的效益都沒白記一個五六百工人的工廠高,所以自然要給白記的精工廠讓路了。
當白記的四廠和五廠開始動工建設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旬的時候了,既然有地皮,白曦就半點也不客氣的把面積擴大了一倍。
原先計劃是四廠要建六個廠房,現在一下子就擴到了十個。
而五廠就更不用說了,畢竟是汽車製造廠,佔地面積必須要大,原計劃的十個廠房也增加到了十七個。
要知道,白記的工廠可不僅僅是生產車間和庫房、辦公區,食堂、籃球場、活動中心、宿舍區、商店等等,都是要配套存在的。
是按照幾十年後的工廠規模來建設,面積之大,可想而知。
張秋田得知了白曦劃定的片區面積後,好笑的搖搖頭:“她倒是半點也不客氣。”
常秘書笑道:“這代表白顧問啊,這是要大幹特幹了。”
“這倒是。”張秋田笑的開心:“我啊,還真就喜歡她大幹特幹的勁頭,年輕人有衝勁,不錯!”
明年財政部又能多收上一些稅來,可不是值得開心的事情麼。
張秋田不怕白曦大幹,就怕她不樂意幹!
豐縣那邊對於白記要用到一部分他們的地皮,半點意見都沒有,立馬就安排了人過來新鄉一起,配合白記拆遷小組的人進行工作。
最好笑的事情是,豐縣過來的工作小組幹事配合拆遷工作的同時,還頻頻表示,其實再多要一些豐縣的地皮也不是不可以的。
甚至啊,還暗示白記其實可以少要新鄉那邊的地,多考慮考慮豐縣這邊的,豐縣什麼都不多,地皮的面積倒是挺多的。
誰讓白記給的賠償金都很不錯,被劃到的村民是喜滋滋的簽字拿錢搬家,半點都不猶豫的。
可以說,這拆字畫上,各家各戶立馬就從年入三五十塊的家庭,轉身變成了擁有三五百塊錢的家庭,有些家庭甚至因為人口多而分的更多。
這樣一來,誰會不喜歡呢,蓋一進屋子也不過百來塊錢。
住上新房子,手裡還有錢,田地的話,再開荒就行了,而且開荒的頭兩年也不用交公糧,怎麼算怎麼賺,誰會不喜歡。
這麼明擺的好處就在眼前,沒讀過幾天書的村民都會比較虧了還是賺了,豐縣的領導班子又怎麼會心裡沒點數。
負責豐縣這邊地界的拆遷的白記小組人員心中好笑,但面上不顯,和和氣氣的表示發展要一步步來,以後有機會一定的。
然後轉頭就把這個事情當笑話的傳回村裡去,也被陳大柳樂呵呵的撿來說給白曦聽。
“姑奶奶,咱們白記啊,可受歡迎啦。”他滿臉的自豪。
“姑奶奶,豐縣還是有點眼光的,不像我們鄉的一些人,哼!”
喜歡穿到年代當姑奶奶請大家收藏:()穿到年代當姑奶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