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姑奶奶都誇啦?
那我也搞!
於是,有的村民就乾脆去撿了貝殼回來,用貝殼黏一塊,搭出各種造型不一的工藝品來,什麼老鷹啊,老虎啊,小狗啊,小屋子啊,帆船等等。
其實,這樣的‘閒心’也就只有牛羅村的人會有了,只有無需為了吃喝發愁的人才會有心思琢磨這些啊。
而其他的人,睜開眼睛就為了一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奔波,稍微停下一天不幹活就要擔心吃不飽飯,擔心娃娃會沒衣裳穿。
劇組的人都很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做成了呢,也不好厚臉皮直接拿到白曦跟前去,這樣目的太明顯了。
琢磨了一番,有村民就佯裝吃飯的時候,無意攜帶著‘好巧不巧’的捧著從白曦的跟前經過。
小擺件可能白曦會不留意,可偌大的,半米高的老鷹抓小兔的貝殼粘起來的造型從跟前捧過,還是慢慢的挪,就和慢鏡頭一樣,白曦想忽略也難啊。
有了第一個,自然也就有第二個,一下子,大家就紛紛把自己弄的東西拿出來了,然後就佯裝不是故意一樣,和走秀一般的,一樣樣的從白曦跟前展示,然後他們完了還一臉期待的望著白曦。
面對大家這小孩子齊齊等誇的模樣,白曦心裡好笑不已。
真的是一群五歲的孩子,不能再大了!
“不錯不錯,大家腦子靈活,手也巧,做的很好看,都可以運回去擺貨架上賣了。”
白曦可沒哄人,內地的居民沒見過這類的,村民們做的認真,選的貝殼還都很好看,自然是有市場的。
經過白曦這個姑奶奶說好,劇組的人搗鼓起來就更用心了,大家紛紛在造型上下功夫,貝殼的配色也品種也更加用心起來。
他們會去海邊沙灘上找漂亮的貝殼,或者是用一些東西和瓊島當地的漁民換。
也有人想起捕撈隊也有撈過一些貝類,連忙囑咐捕撈隊下次要留住這些貝殼用。
動手的人多了,白曉雲就提議組織了一場競賽,就是看看誰弄出來的東西又大又好看。
有了競爭,大家就更來勁了,都想搗鼓出造型又大又好看的工藝品。
雖說不至於廢寢忘食,但是隻要空閒,就會盤腿坐在一旁,拿著貝殼小心翼翼的琢磨著應該往哪裡粘,連白曉雲都開始用貝殼搞出汽車的工藝品擺件了。
正好,老周找來,他見劇組不少人都在搗鼓這個東西,便也好奇的蹲在一旁看的認真。
老周是瓊島海市的周利民,身為瓊島海市的書記,他在聽說白曦帶著人來瓊島電影,很快就來了。
之前去內地開會做彙報,他也和組織哭過窮,軟磨硬泡的想要組織支援一下瓊島的經濟發展。
瓊島是真的窮啊,市中心看起來和小縣城差不多的樣子,可現在哪裡不窮,只是瓊島和內陸隔海相望,交通更加不便,發展的更加困難而已。
張秋田也私下和周利民提過了白曦的建議,香蕉,椰子、芒果,是瓊島的特產,種植的確也很便利,可交通方面實在是一個硬傷。
你光種賣不出去也不行啊,如果賣不出去,那還不如種糧食,至少大家穀倉裡能有糧食,不會餓肚子。
眼看沒什麼機會了,突然白曦帶著人來瓊島拍電影了,周利民得到通知後,當然是一聽到訊息屁顛屁顛的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