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白曦一開始有想過把片子送去國營電影廠讓那邊幫忙剪輯的,但她就得去國營電影廠待上一段時間盯著影片剪輯。
這樣一來,在電影成片沒有剪輯出來之前,她肯定要一直在那邊的。
一兩天還行,要是待個十天半個月的,白曦肯定不樂意。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她的身份擺在那,到時候免不得會有一些人想要過來攀談,她可不是有那耐心和人打交道的人。
少打交道,就會少一些找上門來的麻煩事情。
而且,牛羅村又不是隻拍一部電影,既然以後還有,那不如干脆就訓練出一套班底來,當牛羅村自己有好的剪輯師,影視界以後誰敢小看牛羅村?!
說幹就幹,有村民們的配合,幾乎沒什麼能難住,就算有技術層面上的難題,白曦也能順手解決了。
白曦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身為九尾仙狐,本事自然不小,別說她遊歷世界的時候因為好奇而研究過,就算沒有,她拿著各種書籍和資料也一定把剪輯這個東西玩的明明白白的。
牛羅村劇組花了很多錢,這真不是瞎說的,畢竟除了拍攝,剪輯和復刻都是在牛羅村完成,說是生產到出廠一條龍都可以。
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拍攝的機器,其他配備的裝置也同樣重要。
這些東西都需要很大一筆錢,而且有些買回來的機器,不見得就適用。
比如,這年頭就算是再先進的電影拍攝,也沒有導演位置,就是其實是沒有監視螢幕可以看拍攝的鏡頭的。
牛羅村這裡之所以能有監視螢幕可以看,是白曦動手升級了一下,拿三四臺的大彩電搗鼓了兩天,連線上了拍攝的攝影機,弄了一套監視裝置出來。
所以拍攝的鏡頭畫面不僅攝影師能看到,監視螢幕前的白曦也能看到。
這也是為什麼白曦會用村民們來充當攝影師掌鏡頭的原因,外界並不知道白曦升級了裝備,所以聽說牛羅村掌鏡頭的是一群莊稼漢,可不是要笑話麼。
就說收音的裝備,現如今要現場錄音,必須要清場,要做到絕對的安靜,而且還只能是近景和中景,還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但白曦升級了錄音的裝置,降低了現場的噪音,使拍攝的時候,演員的聲音更加的清晰,收音的質量好,所以《舉起手來》幾乎都是現場錄音。
暗房是必須要有的。
所謂暗房,就是用來剪輯的房間,這個房間的光線有嚴格的要求,只能留著橘光,和沖洗照片的時候的光線差不多,橘光才不會曝光,才能對照膠片。
此時,白曦正帶著一組村民在暗房裡剪輯膠片呢。
這些都是牛羅村初代的剪輯師,現在他們有圍在白曦身邊,緊緊的盯著她操作,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漏下哪一步。
“……電影想要順利播放出來,要謹記一個一秒鐘二十四幀,在這個基礎上,升格拍攝或者降格拍攝,就是快鏡頭和慢鏡頭……”白曦一邊操作,一邊說著。
為了讓村民們看的清楚,瞭解的透徹,她操作的很慢,講解的也很細,差不多相當於是在課堂上給小娃娃們講課那樣詳細。
膠片的剪輯自然的比數字化拍攝的電影鏡頭剪輯更麻煩,現在還沒有數字化拍攝,白曦也不好說這個,但她說一些要點的時候,還是會提上幾句。
“那些你們不清楚的,不需要多問,以後會知道的。”
“是,姑奶奶。”
白曦:“知道為什麼火焰拍攝的時候,攝影師在鏡頭裡是看不到火,而監視器能看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