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也不傻,她哪裡知道自己在村裡不受待見,要不是戶口落到村子裡了,估計牛羅村早都把她掃地出門了。
這陣子她也想清楚了,熬過下鄉的日子,等回城了就好了,真要再讓村裡人不高興,對她可沒什麼好的。
其實劉蘭會害怕,也是接到了去別地方插隊的同學的來信,一開始,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是城裡下鄉的孩子,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更何況是幹活呢。
剛開始,大家也是熱情高漲,但很快,大家就焉了。
到了農村,可沒人慣著你,想吃飯就得幹活掙工分,這是哪裡都一樣的,可真要磋磨你,只需要分活、幹活的時候動動手指頭,就足夠你喝一壺的。
開墾的時候也好,搶收的時候也罷,劃分給你的活,你幹不完天黑了也接著幹。
幹不完就沒有工分,第二天再接著幹,本來工分兌換糧食就不夠吃了,再扣,人就沒糧食吃,不吃糧食哪裡有力氣幹活,就這麼迴圈,不用做什麼,你自己人就垮了。
來信的同學說,不少人下了鄉,熬不過半年,也就在插隊的地方,和家裡條件好的人家結婚了,女同志是這樣,男同志也是這樣。
這同學給劉蘭來信,也是因為一個以前在學校裡模樣長的好的男同學堅持了這麼久後,最後還是娶了村長家的閨女,有些感嘆。
據說那姑娘長的並不好看,一頓飯能吃兩大海碗呢,長的比男人都壯實,一直也說不上物件。
男同學剛到那裡就因為模樣生的好被不少人家的閨女看上了,可誰都沒村長家裡條件好啊。
男同學一直不願意,只說自己城裡還有物件,姑娘家裡也沒說什麼,但分活的時候稍微使點勁,於是男同學撐了這麼久了,一直沒看到有回城的訊息,也就屈服了。
收到信的時候,劉蘭還愣了半天,大半夜都沒有睡著。
日子就是對比出來的,沒接到信的時候,光看這裡別的村子,劉蘭也知道她在牛羅村已經過的很好了,可當看到心裡的內容後,她就更加深有體會了。
如果是她去了那些地方,估計要不了三個月,她就不行了。
牛羅村除了封建一些,全村上下慣著白曦,寵著白曦,也沒什麼不好的地方。
要說不講道理,牛羅村的人除了在白曦的事情上沒得半點商量外,其他時候,也是按著規矩,講著道理的。
工分也不會隨便剋扣,分糧食的時候也沒壓秤,有肉分的時候,雖然她讓牛羅村的人氣的牙癢癢,掃完豬舍了照樣能領肉。
同學來信都說了大半年都吃不上一口肉,可她在牛羅村,一年下來吃的比在城裡的時候都多。
牛羅村也不是沒有還沒有結婚的後生,也不是沒有人不喜歡知青小樓裡的女知青,可人都是堂堂正正的追求的。
摘些野花送,要麼幫著挑水,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便也會端著送一份給喜歡的人,要有人去鎮上,還會給託著買點糕點或者是送一盒雪花膏什麼的……
我是不是寫的敏感了些?我已經收斂了,不知道會不會又……)
喜歡穿到年代當姑奶奶請大家收藏:()穿到年代當姑奶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