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聽到趙玖說的話時,整個人直接裂開!
這小輩憑什麼如此說。
不論如何講,朕這檀淵之盟也確確實實給我大宋邊境帶來了足足上百年的和平!
籤和約又怎麼樣。
遙想那唐太宗文皇帝,在即位之初不也和那突厥有白馬之盟嗎?
這和約李世民簽得,他難道就籤不得了嗎?
笑話!
天幕下,無數先輩被趙玖這一番話說的忍俊不禁。
大秦。
嬴政看著天幕臉色怪異無比,這宋朝和遼國難不成有什麼大病不成。
竟真就能被一紙合約束縛住,上百年都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爭。
合約這玩意難不成不是因為雙方均沒有一口氣吃掉對方的實力,不得已而為之的產物嗎?
這合約簽訂之後不應該厲兵秣馬,等待著下一個吃掉對方的絕佳機會嗎?
這戰國幾百年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嬴政不理解,並表示大為震撼,這種事屬於觸及到他的思維盲區了。
西漢。
劉秀嘴角勾起笑容,“這後世之人的嘴還真是有夠刻薄啊。”
群臣十分認同的點了點頭,同時心有慼慼。
這段時間他們看其他朝代樂子看的還挺多的,這要是有一天輪到了他們,以這後人的刻薄程度,他們還不知道要被怎麼編排。
劉徹嗤笑了一聲,“朕觀這宋朝的朝堂之上,盡是一群貪生怕死之輩,這後世的文人已經文弱到如此程度了嗎?”
“不僅僅是身體弱,竟連思想也軟弱至此。”
“殊不知,這和平哪裡是談出來的,唯有打出來的才叫和平!”
一眾漢臣看到宋朝朝堂之上文人的表現,也是感到血壓猛烈上升。
這文人哪有怕死的說法!
只要死得其所,死的有價值,又何惜一死!
大明永樂年間。
朱棣見到那趙佶的表現,簡直想要發笑!
一朝國君,對於和談竟然不以為恥,反倒引以為榮!
也是,畢竟是宋朝的老傳統了。
但他的大明決計不可學那宋朝!
“老大,老二、老三,還有大孫,你們都過來。”
朱棣招呼了一聲,朱高熾等人立刻緊緊圍在了朱棣身邊,等待著他的訓話。
“你們全部都給老子聽著,大明無論如何也不能學那宋朝!”
“不止宋朝,就連那漢唐也不可學!”
“不和親、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
“這便是朕的大明!”
“等朕死後,這些話全部要記在祖訓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