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可操作的空間,比如更改郡縣制,以及定下貨幣!
隋取消‘州’,他李唐自然不可能簡單地把州給恢復了。
所以,商議之下,就有了‘道’這個區域劃分。
朝堂上,威虎寨只是派了個代表,在這裡只是帶著記者團隊,負責文桉記錄。
但此時就開口提醒道:“還請陛下儘早完善各地區的名稱,因為我們威虎寨需要製作地圖。
一旦地圖被確定下來,就會大量印刷,到時候就不可再更改了。”
朝堂裡的人也都理解,地圖製作,還是很詳細的彩色大地圖。之後若是更改任何一個地方,就意味著之前製作的地圖就不正確了……。
然而僅是區域的劃分問題,卻引來了眾多的爭論。
概因那些世家地盤都有所擴大,原來的郡縣需要歸屬於各個‘道’,而一些世家又想重新劃定郡縣範圍,以便讓自家地盤事務的官方領導更為明晰。
但是李淵不認可,既然登上了皇位,他就要為治理天下而做考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稅收,這是極其重要的。若是某個郡縣中被一兩個世家完全掌控,那還能收上來稅嗎?
所以,這就需要統計、分割,讓同屬關係變得複雜化。
……
一個朝代的更替,這是需要多方面發生變更的,在前幾年的時間裡,註定幹不了什麼大事,每天也就是各種的討論。
李淵也就是趁著長安外東西兩城的安置問題,整了個西域關口城,這還是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徹底完成的。
就在民眾爭論著‘從洪荒到商周’之書,爭論著楊廣的‘隋海帝’諡號之時。
李唐也面對著定下貨幣的困擾,因為威虎寨不願幫忙鑄造精美銅錢,而若是自己鑄造的話,將會是極其虧本的!
威虎寨的貨幣多精美,大家都知道,也因此就都愛使用。
但也明白威虎寨之所以改為紙鈔,是因為鑄幣太虧本了。
但是若想印製紙幣,這就涉及到信用與等值物,而李唐新立,手中又沒有足夠的黃金白銀,這就很難獲得百姓們的信任了,甚至那些世家估計都不會信任!
而威虎寨的貨幣就不同了,如今威虎寨的局勢安定,大量的商品是定值物,從金銀島源源不斷獲得的金銀,那也是定值物。
再加上幾年間與各大世家進行的大宗貿易,使得各世家都儲備了一些威虎寨貨幣,也就增加了此貨幣的信用度。
李唐沒有這樣的基礎,也不能粗製一些銅錢,因為有著威虎寨的金屬貨幣在前,他們競爭不過。
就在李唐對貨幣無奈的時候,三日報上卻報道了威虎寨的新舉措。
威虎寨宣佈會逐年減少海運過來的糧食量,目前僅會滿足威虎寨管理的地區,以及長安地區,其他地方不僅糧食供應會減少,還會減少商品供應。
給與的理由是需要大量供應金銀島,以便能順利改變那裡的農業結構,讓那邊以後不再種糧食作物,只種棉花!
此訊息讓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震驚,這是在震驚於威虎寨對金銀島的殘忍。
因為他們看出來威虎寨是要以大量糧食衝擊金銀島農業,以後那邊的糧食將會完全依靠威虎寨!
不過因為遼東之事,那些世家倒也希望如此,因為征伐遼東,就需要大量的保暖衣物,而威虎寨以前就展示了棉衣。
而且,減少糧食供應,這對李唐來說是個好事。
因為威虎寨海運過來的稻米太多了,以及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也讓各世家都不太願意花大力氣種地了。
至於減少商品的供應,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那些獲得生產工藝的世家,自然是高興的,因為他們可以搶佔威虎寨的市場。
那些需要外購商品的世家就很苦惱了,之前威虎寨雖然在他們地盤上經商,但會收取他們的鑄幣,還會大量購買他們的原材料。
若是其他世家的商隊替代了那些商販,他們還能像以前那麼交易嗎?那些商人還認可他們的鑄幣嗎?
喜歡我在隋唐種田稱王請大家收藏:()我在隋唐種田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