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船隊的行駛速度過慢,宮楠沒有隨船前去大連港,而是一直在忙碌著通海航道的推進工作。
以前的挖掘速度很慢,可以讓他有時間來往與兩地之間,但是自從參與的人有幾十萬人之後,這挖掘速度就開始快起來了。
尤其是越往東,那裡的海拔就越低,也就更容易挖掘到符合要求的深度。
因為航道最前頭是建設安裝有幫助施工的裝置,尤其是那裡有幫助運輸泥石的傳送帶,所以就需要每天夜晚都要向前推進一次,每次還都推進數百米。
那裡有著30萬的俘虜,其中有十幾萬突厥俘虜,十幾萬的高句麗俘虜,還是一些前來討飯的倭島勞工。
除了俘虜之外,前來幹活掙工資的百姓就更多了。這也是因為那些世家在遼東損失太重,所以就開始下黑手,希望能從百姓身上回血。
至於所使用的手段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扶持或打造一支或多支土匪、山賊勢力,然後讓他們去擾民,以此迫使百姓賣地賣身。
這向來是天下動盪不安時期最好的手段,但是如今卻有些不同。
通海航道工程都進行一年多的時間了,那裡的情況隨著三日報的擴散,以及依靠讀報為生的人越來越多,也就被天下人所知。
尤其是燕趙之地那些攜家帶口的女性,她們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更何況楊廣下揚州的途中,還有諸多女商人跟隨,那就是響噹噹的牌面。
於是,當家鄉遭到亂匪襲擾,生活不得安寧的時候。眾多百姓就想到了通海航道,想到了那些帶著老小去討生活的燕趙女性,更是想到了她們的成功。
所以,在天氣變寒之際,來航道工程這裡幹活的百姓就多達上百萬人!
這麼多人當然不能都讓他們去挖土,畢竟那些人也都是攜家帶口前來的。於是那裡的工坊又再次擴建,同時也想辦法誘導他們去往琉球大島,或者東南亞!
而宮楠之所以趕製出來那麼大的一艘遊輪外殼,也不光是為了運送那些老人和孩子,亦是想要運輸新的遷移物件!
到時候,只要記錄好那些老人和孩子在海運過程中的景象,以及順利抵達的情況,相信一定會能吸引很多人的。
只是,如今航道這邊挖掘的速度太快了,快到宮楠已經被拖在沙盤區域裡,不能再外出的地步。
如今,宮楠只能期盼著那艘遊輪外殼能儘快抵達大連港,然後鐵甲艦和參與護航的人員再回來繼續護航。
因為他製造了兩艘大型施工船,是為了開挖‘膠來運河’來使用的。
到時候,船體和分拆的工程配件會被運走,然後在來州和膠州組裝,也就能把這邊的百姓分流過去了。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比如能讓這邊的施工速度減緩,從而讓宮楠能抽時間去遼東半島。
能透過開挖‘膠來運河’,讓大量百姓提升那一條線的繁榮度,就如同通海航道兩邊的作坊小鎮一般。
而且,因為東來郡的亂匪被那些大隋部隊清理一空,而且楊廣佔據了多處礦點之後,就留下部隊用於防守,以及不時的巡邏清理,使得那裡的治安環境很好。
如此情況下,也就很適合讓百姓進入。只要在那裡宣傳得好,估計明年開春就會有大量的百姓願意留在膠東半島。
……
十一月,通海航道的施工進度終於慢下來了,宮楠也終於有時間去往遼東半島了。
這些日子裡,鐵甲艦除了護航運輸船隊之外,就一直沿著黃河巡邏。
因為隨著遼東戰況的發展,世家們已經徹底的憤怒了。
他們發現遼東那裡就是個無底洞,尤其是高句麗徹底佔領新羅和百濟之後,竟然用那兩國的百姓和軍隊當炮灰,狠狠地消耗了他們的軍事物資。
雖然可以抓俘虜回點血,但是這遠比不上戰爭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