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覺得嵩山以東是華北大平原,若是建在山上,或許訊號會更好一些。
雖然這個時代的地球上沒有什麼頻道干擾,僅是一個廣播塔,足以滿足威虎寨所需了。
宮楠的記憶中有著關於華沙電臺廣播塔,它高646米,訊號可覆蓋三大洲。
他想了下,若是用高強度合金進行結構性搭建,建造一個六百多米的鋼架子塔,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建好之後,那電梯問題就有些困難了,畢竟他現在沒有研究出大功率的電機。
在宮楠的身邊,楊暕呆若木雞地看著圖紙,他不時地看看天,在其心中很難想象666米究竟會是怎樣的高度。
宮楠見其被驚呆了的樣子,就說道:“只要材料質量足夠好,再加上合理的構架設計,這種純鋼架結構的鐵塔是能建起來的。
只不過在未建好之時,需要按照工程進度,先把裝置給吊裝到那平臺上。
安放裝置的平臺高度並不高,只是上面的訊號塔就不好建設了。畢竟高度太大,只要有風吹過,吊塔吊著的建材就可能會搖晃碰撞到塔體。”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楊暕看了下附近的三座山頭,然後說道:“所以,你就把那三座山頭也給改造了。
那是用來安裝拉縴裝置的吧,若是以三角形方位,用鋼絲繩進行牽拉吊裝,這的確能保證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
這是對吊裝建材時的設計,在吊塔垂吊物資的位置,用三個方向的拉力進行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嘆了口氣說道:“其中的難度有些大,保持同步是個問題,尤其是咱們大功率電機的問題沒有解決。
到時候,吊塔和三座拉縴平臺需要依靠畜力,其中的協調工作無疑是個大麻煩。”
楊暕腦海中出現吊塔上被安裝了多個滑輪組的樣子,那會是上下用鋼纜傳動的裝置,再想想最終會是666米的高度,不禁有些呼吸緊促。
他激動地說道:“寨主,其實你不必瞻前顧後的,就大同坊裡的建築來看,那種高度就已經很高了。
而且博物館那座建築更為複雜,有著那裡的工程經驗,熊大和熊二兄弟倆也一定能把這裡給建造出來了。
目前你已經把地基給建造好了,之後這裡就慢慢建設,真是很難想到在訊號塔頂上觀看風光會是何種景象。”
宮楠白了楊暕一眼說道:“你又不是沒有坐過熱氣球,六百多米的高度而已,也就和熱氣球上看著差不多。”
楊暕搖搖頭說道:“不一樣,心情肯定會不一樣!
這裡將會是一處偉大的工程奇蹟,坐在這最上面的觀景平臺上,怎是那熱氣球能比的。”
工程奇蹟嗎?
周圍的學生認為威虎寨的那些建築都是工程奇蹟,哪怕是有著宮楠利用偉力幫忙建設,那也都是世間所沒有的建築奇蹟。
工程奇蹟嗎?
宮楠認為這應該是個奇觀,屬於‘誤國’級別的奇觀建築。
也幸好不用現在就開工建設,等相關裝置被組建好,以及施工細節被確定時,恐怕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了。
今日過來只是實地檢視一下,他連建築材料還都沒有生產呢,況且現如今燕趙之地的難民就夠他頭疼的,實在不好開展這個大工程。
而且,宮楠覺得若是河北之地開始下雪,恐怕去往通海航道工程那裡幹活的人會更多。
畢竟冬季和開春季節是最容易發生饑荒的時期,那些家庭若是家中沒有糧食了,也只能被迫攜家帶口的去往工地幹活。
因為有著報紙的資訊傳播,應該會有很多的民眾得知航道工程那裡的盛況,也會相信到了這邊就能吃上飯了。
喜歡我在隋唐種田稱王請大家收藏:()我在隋唐種田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