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威虎寨似乎討厭和尚,據我所知,你們威虎寨之人從不進寺廟和道觀。
洛陽城裡沒有多少道觀,但是寺廟還是挺多的,但是卻一直未見你們曾進入過。”
是的,威虎寨的寨民們從不進寺。
在他們看來,宮楠就是真正的神仙,又何必去那些泥塑偽神所待之地。
也因此,那位於尹闕的龍門亦是不願去欣賞。
那裡山上正在凋刻大量的佛像,自然就讓威虎寨人對其有所排斥。
張小花自然不會明說,只是回覆道:“聖人,老師曾經去過佛教的發源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片土地一直處於被外族侵略征服的狀態,那些新的統治者會立下新的信仰,讓它和佛教共同愚弄治下百姓。
老師說,那種被信仰支配的國度是永遠成不了強國的。
老師所說的強,是國民面對困難時,不信神而堅信依靠自身努力拼搏的強。”
楊廣聽了之後不點頭也不搖頭,大隋還需要用宗教信仰來安撫民心,但是那佛教發源地的遭遇讓他有所好奇。
“張管家,你們把宮楠所講述的那些內容整理一下,就是關於佛教發源地的事情。”
以史為鑑,他國的發展歷史自然也可為鑑!
張小花拱手說道:“相關資料我會盡快給聖人送去,老師所有授課內容都是課前寫好了教桉的,也好整理。
而且啊,老師打算用倭島作為一個實驗之地,看看輸送信仰後會有啥結果。”
楊廣聽了,點點頭。
他忽然覺得自己應該寫本書,或者是寫一些東西。
身為天子,他自己所要寫的自然是培養接班人的書。
寫些什麼呢?
威虎寨用倭島做實驗的事情給了他一個啟發。
若是將來大隋穩定了,若是想要行使某項長遠的治國之策,是不是也能在一些小國先實驗一番呢?
大隋的體量自然不是那些小國能比的,彼此施政方案產生的效果亦不會相同,但是可以用來總結經驗啊!
楊廣這幾個月瘋狂地出書,但是那些農學經驗之書都只是他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這一刻,他真是想像宮楠那樣記錄自己的執政經驗,寫下一些身為皇帝的執政手段,以及一些有利於統治的構思!
……
楊廣離開了威虎寨,他乘船去了顯仁宮。
之後他會準備前往遼東之事,也會徵召黃包車公司學會了照相的職員,還有宮裡已經學會拍攝影視的太監,那是他所需的戰場影像記錄員。
當然,他還要好好構思想要書寫的‘帝王二三事’……。
至於大同坊裡就要發生的事情,他只需等著訊息就行了。
這些日子裡他與張小花也有過溝通,那些人背後的勢力會交由楊廣來拿捏,威虎寨只能吃些邊角料。
喜歡我在隋唐種田稱王請大家收藏:()我在隋唐種田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