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遼東的土地交易,當初雖然沒有說宮楠的攻勢是否會要負責任,但是宮楠卻是很明白的。
畢竟他是大隋的國民,既然參與了這場戰爭,其中牽連也必然會被捆綁。
事後結算的時候,若是沒有守住那個地方,必然會遭到清算。
馬三寶帶來的資訊並沒有讓威虎寨等人重視,突厥若想抵達遼東的建安城那裡,他們首先就得面對大隋和高句麗兩邊的防線。
也正如馬三寶所說的那樣,至此雙方備戰之際,尤其是大隋這邊正遭受高句麗對後勤方面的襲擾,兩方都不會輕易相信突厥一方的說辭。
在戰前,突厥自然是雙方都需要的合作物件,但之前都沒有明確的談攏合作事宜,那麼此時冒頭的突厥就很耐人尋味了。
‘突厥一方的目的是什麼呢?或許看上了盔甲也僅是一個藉口,他們的目的恐怕也就只是想給雙方製造一個防備的物件,以此凸顯他們在局勢中的重要性。’
這是會議中眾人得出的結論,現在的突厥不同於以往,隨著與大隋的和親以及大隋境內的不穩定局勢,有一些具才學之人投奔草原。
那些漢人或許是過去避亂,或許是各世家宗族的一種投資。
突厥那邊有和親過去的義成公主,那些漢人過去後就聚於公主名下,如此在民族大義上也能有所說辭。
如此看來,突厥此舉很像是有人出謀劃策,他們為突厥追求的是戰後利益,是不用進入戰場就能收穫被雙方拉攏的收益。
對於這種不會於戰場相見的對手,威虎寨人不會考慮防範之事,但心裡對自身成為事件中的一個藉口而感到不爽。
……
臨近吃飯的時候,威虎寨等人及士兵們看著眼前的魚蝦蟹及海帶,他們的表情顯得像是在忍耐,手中的筷子更是懸停於餐盤之上,遲遲不想開吃。
已經連續吃近十天的海鮮了,現在哪怕宮楠把海參鮑魚吹噓得再好,他們的胃還免不了對此產生了抗議。
一邊的馬三寶帶著新來的兩百人猛吃猛喝,還不時地豪聲讚歎美食豐富的樣式,及美味。
宮楠看著不願動筷的威虎寨人,就用筷子敲擊了幾下杯子。
“趕緊吃飯吧,現在咱們還能提供果汁,等上了遼東半島,恐怕就要減少或斷絕飲品了。”
這也是把運輸交給商販們造成的後果,由於需要打造獨立於世家權貴們商隊的商業環境,小商販們的小船就很難完成這些部隊的糧草供給。
他們運來的糧草還以草料居多,畢竟人可以吃魚蝦,那些馬匹就不好這一口了,也就那些被強化的野馬可以吃魚蝦混合飼料。
不過,在研製了魚骨粉與草料的合適配比之後,李秀寧騎兵隊伍的上千匹馬被餵養得更健康、強壯了。
這一陣黃河段夏季多雨,因此導致駁船難以在上面操控,更是因此耽擱了物資的運送。
再加上商販們的小船也需考慮安全問題,由此可見今後的後勤補給得要考慮好物資匱乏時的應對手段。
孫思邈先吃了根海參,他感慨道:“目前士兵們每三日才能吃一次米麵,蔬菜的供給又斷斷續續的,有些士兵已經有了食慾不振的跡象了。
雖然與百姓們相比,咱們的伙食已是奢侈搭配,但每天都是如此,恐怕不能長久啊。”
這時,李秀寧可憐巴巴地看著宮楠,與那些從東萊郡招募的兵員相比,她帶領的隴右女兵尤其不適應這種頓頓海鮮的餐食。
宮楠無奈地嘆了口氣:“多適應著吧,等拿下遼東半島,咱們就要面對更簡陋的餐飲了。
當然,這是對米麵穀物來說的,到時候免不得還是得依靠海產品。
拿下那兩座城後,或許會有糧草,但是運送俘虜至航道工地也需要大量的消耗,商販們大多還不具有長途海運的能力,這樣算下來,咱們的食物供給方面還是得要面臨不小的挑戰。”
目前商販船隊正在訓練海上的編隊運輸事宜,也就是渤海幾乎屬於內海,海上的風浪較小,如此才敢讓那些商販們的小船遠航。
現如今的渤海深度比後世要深,畢竟少了千多年的黃河泥沙沉澱,但海況環境和後世差不多,都是隻有夏秋交際時有大風浪,其他月份都較為平靜。
此時蘇定方停筷說道:“寨主,目前有航海經驗的寨民幫助,他們帶人用渡輪打頭,領著一些商販的船隻去往東萊,然後會沿著島鏈向北靠近卑沙城海域。
只是島鏈附近的海浪要大一些,但也因島鏈的指示,再加上指南針及海圖,商販的船隊不會於海上迷航。”
那處島鏈也就是廟島群島,從膠州半島可以沿著它們一路航行到遼東半島。
到時候只要有幾個寨民帶著望遠鏡等裝置,然後用渡輪當船隊的領航及一些士兵負責護送,就能領著商販船隊用於物資的運輸。
……
第二天,遠航訓練的船隊回來,馬三寶等人也就見到了令其驚恐的鐵甲艦。
長度128米、寬19米,高6層23米,排水噸的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