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綸笑道:“沉央大法師交遊廣闊,與鴻臚上卿自幼相識,情份自然也與旁人不同。卻不知她是否告訴你,明日李隆基會去西山巡獵?”
沉央道:“知又如何,不知又如何?”
“看來你已經知道了。既如此,蕭清綸告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蕭清綸笑了一笑,飛身便走,只得一閃,便已站在院牆上。柳樹下一條鬼影突竄而起,朝她撲去。她輕笑一聲:“孤魂野鬼,竟然眷顧人間。卻不知,長孫上卿大喜之日,又當如何安置你們。”說話時,避過鬼影撲擊,一掌按去,掌心電光忽閃,赫然便是一記掌心雷,要將來犯鬼物打得魂飛魄散。
沉央冷哼一聲,驀一閃身,搶在鬼影前頭,正要與她對得一記。哪知蕭清綸又是一聲輕笑,並不與他交手,凌空一翻,遙遙遠去,聲音猶自傳來:“沉央大法師,蕭清綸早與你說過,你我是友非敵。”
沉央站在院牆上看去,只見巷道深森,落葉飛璇,蕭清綸已然去得遠了。拂袖縱下院牆,又回茅屋打坐,突然想起蕭清綸說得話語,心頭一動,暗想,蕭清綸說長孫熙月大喜之日,莫不是言有所指?
轉念又一想,長孫熙月年紀輕輕便已接掌鴻臚寺,職責監察天下能人異士,公務繁忙得緊,並不曾聽說她與哪個年輕俊才走得近,當年倒是與李驚堂有得婚約,只是如今早已作罷。況且她若要成親,豈會不告知我?定是蕭清綸胡言亂語,當不得真。
想到這裡,他暗暗點頭,只當蕭清綸被羅公遠施以搜魂大法,傷了神魂,說話行事顛三倒四,那也不足為奇。
將入夜時,長孫熙月歸來,並未來見沉央,也未換下一身袍服,坐在柳樹下,朗朗誦讀《道德經》。沉央站在窗後,向她看去,見她神色已如常,心下更是一定。
第二日清晨,天尚未亮,沉央便出了長孫府,直奔西山。臨走時,忍不住向長孫熙月所居小院看去,只見小屋門窗緊閉,院中有得一片瓜田,新土剛剛翻過,嫩綠瓜苗透出一指,這才想起,如今已是冬去春來。
長安西山自古便是皇家園林,論瑰麗不如曲江芙蓉園,論氣勢也不如未央宮,但因緊臨長安,四通八達,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山腳又有寒泉掩映,倒也別有一番景緻。
沉央來到西山時,東天正翻魚白。他想了一下,飛身掠過寒潭,往山顛縱去。既是皇家園林,山腳自然設有高門院牆,更有士兵把守,不過尋常士兵又哪能覺察得到他?便是抬眼看見,也只當是飛鳥掠過。
西山有寺,名叫西山寺,佛不入道殿,道不入佛堂,沉央自然不去打攪。來到山顛,東天吐出一道光,蕩雲滌霧,肆無忌憚,轉眼便已光耀人間。
沉央回頭看向長安,只見長安城四四方方,縱橫十八道,一百零八坊盡在眼底。又等了一會,猛聽東面響起長角聲,他心下一動,飛上一株大樹,站在樹梢上往東看去,便見從長安方向行來大隊大隊士兵,人人鮮衣怒馬,威武雄壯,一望而無際,數也數不清,怕不有數千人。
人群中,導駕、引駕、車駕數百人圍著一抬大轎,四周俱是騎兵與弓弩手,鴻臚寺中人走在兩旁,沉央並未在人群中看到長孫熙月。大轎之後又有一臺華轎,鑲珠戴翠,極是奢華。沉央心知,這兩臺轎子裡坐得定是李隆基與楊玉環。兩臺大轎之後,又有許多小轎,更有不少年輕俊朗人物,騎在馬上左顧右盼。
沉央心想,那些小轎裡坐得定是朝中百官,長孫熙月是鴻臚寺上卿,多半也在其中。李隆基搞得如此陣仗,那是要彰告世人,天下依舊是大唐天下,安祿山只是鮮疥之癢,他並不曾放在眼裡。
眼見成千上萬士兵把西山圍得水洩不通,沉央稍作沉吟,飛身下樹,往密林深處走去。
既然是圍獵,那自然要行打獵。沉央在密林中竄得一陣,忽聽金鼓齊鳴,他竄上一塊石頭,往下看去,只見隊隊士兵抬槍挺戟趕著山雞野兔、野鹿等物,從山腳一直往山顛趕,方便皇帝打獵。
喜歡唐都天行錄請大家收藏:()唐都天行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