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沉央道:“真人但有所命,沉央無不事從,何需商議?”
郭嵩陽呵呵一笑:“老道若是讓你與程家女娃兒即刻完婚,你也願從?”
“這……”沉央臉一紅。
郭嵩陽笑道:“我輩修道之人察天心,尊自然,陰陽和合,那方是天地大道。不過此事也不用急,水到渠自成。我請你來,是要你代我往長安走一趟。”
“去長安?”沉央奇道,按理說,安祿山攻下了洛陽,欲取長安,必取潼關,是以天下英雄才從四面八方趕來,要助哥舒老將軍鎮守潼關,此時去長安,當不如留在潼關。
“便是去長安。”郭嵩陽點了點頭,神情肅然:“依你之見,潼關能否守得住?”
沉央想了一想,說道:“安祿山雖有二十萬大軍,但潼關天險,易守難攻,哥舒老將軍又極擅用兵,若無天地盟襄助,安祿山休想攻下潼關。”
郭嵩陽嘆道:“若無二弟,安祿山縱是窮兇極惡,也難成大器。臨走時,二弟曾說,要看天意如何行事。老道來時,也曾夜觀星相,推演天數,得出一個‘兇’字。”長嘆一口氣。
紫閣山不擅觀星演天,但沉央也聽得心頭一悸,皺眉道:“莫不是潼關要失?”
郭嵩陽道:“天意難測,老道也不是神仙,自然不知倒底如何個兇法,但料來便與潼關與長安有關。”
“為何又要去長安?”沉央道。
郭嵩陽道:“你與程家女娃兒來之前,老道已與紫霄道友、青陽道友、太白道友,以及秦少俠三人商議過。潼關雖有天險,又有良將,但二弟行事,素來詭異莫測,他既然來潼關,便不會輕易罷休。我且問你,若拿此地正道與天地盟較,誰強誰弱?”
沉央不假思索,脫口便道:“自然是天地盟強橫。”
郭嵩陽皺眉道:“說得不錯,二弟苦心孤諳,謀劃多年,麾下能人異士眾多,今夜所見也不過冰山一角。我們五人中,就數二弟天資最高,心性最傲,手段最辣。如今他尚且顧著江湖道義,若是遇事不遂,必行殺戮。此地雖有不少正道中人,但也難為其敵。”
沉央皺眉道:“真人是想讓沉央去一趟宗聖宮?”
“便是如此。”郭嵩陽笑道:“宗聖宮門人弟子逾千,本領高強者比比皆是,但直到如今,潼關卻不見宗聖宮之人,你可知是何原由?”
沉央想了一下,說道:“世人都說羅真人一心向道,不問世事……”但轉念想到伏牛山之事,又說不下去,若是不問世事,怎會跑到伏牛山去,與漠北妖道鬥了一場?
“那只是其一。”郭嵩陽道:“羅真人一心向道倒也不假,但不問世事卻未必是真。宗聖宮之所以有得今日,一是因為宗聖宮有道有法,二是樓觀派當年從龍有功,李家天子多有扶持。如今安祿山造反,李唐天下岌岌可危,他又豈能置身事外?如今宗聖宮穩居長安,必然另有原因。”
沉央心頭忽然想起一人,皺眉道:“真人是說,有人要宗聖宮留在長安?”
郭嵩陽點頭道:“老道那三弟,原本深謀遠慮,目光長遠,世所罕見,便是比之二弟,也是不相上下。但如今他做皇帝做了幾十年,性情竟然大改。他令宗聖宮與鴻臚寺留守長安,護得他一人,卻護不得天下。唉……”悵然一嘆。
沉央心想,李隆基一生狂傲無比,臨到頭來卻貪生怕死,只顧自己一人逍遙,不顧天下人死活,委實令人不恥。但他既要宗聖宮與鴻臚寺留守長安,我去了又能如何,莫不是要拿劍架著他脖子,逼他低頭?
郭嵩陽知他心思,說道:“此事,原本當由老道走上一趟,可是倘若老道一走,又恐天地盟再行生事。老道也知,三弟與你有得殺父之仇,本不當讓你去,但老道委實分身無暇。以你如今的身份,去宗聖宮見羅真人,他自當見你。三弟,三弟也會見你。若能勸得三弟悔悟,那便是天下蒼生之福。若是不能……”
“若是不能,又當何如?”沉央冷冷道。
“若是不能,那便是天意。”郭嵩陽嘆道。
喜歡唐都天行錄請大家收藏:()唐都天行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