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眾人直奔洛陽,他們雖有五六十人之多,但與萬千流民同行,倒也不顯突兀,一路上又召集得十幾名同道。待至洛陽境內,聽人說安祿山已把洛陽城圍得水洩不通,想要去長安避禍,便得走伏牛山,經由伏牛山繞去潼關。
眾人合計,先隨流民同行一陣,再相機而動。來到汝陽縣時,滿目俱是流民,數也數不清,拖家帶口盡往伏牛山中去。
石頭命張莫雲去打探,張莫雲便是那張姓遊俠。
不多時,張莫雲去而復返,身旁跟著五人,三名江湖遊俠,一名道人,一名和尚。五人識得清塵子,清塵子便向眾人引薦,這五人原是義結金蘭的兄弟,向來在劍南道行俠仗義,他們聽說安祿山造反,便從劍南道星夜兼程趕來,要去長安,尋得宗聖宮,看羅真人有何話說,有何舉動。誰知卻被堵在洛陽,進退不得。
道人名叫蘇道男,道號丹塵子,和尚法號玄難,三名遊俠分別叫,姜盡九,桂秦川,暮容雪。
沉央心想,安祿山造反已有數月,天下英雄俱知,似五人這般從四面八方趕來得人,不知凡幾。安祿山其勢雖洶,又有天地盟襄助,但天意不可抗,民願不可違,一時囂張,也必不久長。如今天下英雄俱往長安尋宗聖宮,那也是理所當然,宗聖宮門人弟子愈千,雄視諸派,便是比之天地盟亦不相讓,何況羅公遠又是名垂天下的有道真人。
清塵子對那五人笑道:“賢昆仲要去長安,尋羅真人,必是因安祿山與天地盟禍亂天下,想要有所作為。既如此,何不留在正一盟,相互也有個照應,更易成事。”
蘇道男想了一想,搖頭道:“叛軍勢大,洛陽只得五千守軍,定破無疑。若再攻下潼關,那便危及京師。天地盟蓄謀多年,盟中妖魔鬼怪無算,若無宗聖宮羅真人召令天下,怕是難以成事。”
“嘿嘿,羅真人,羅真人這些年只盼成仙得道,哪會管得天下人死活?”張莫雲冷笑道。
蘇道男面色一變,嘆道:“皮若不存,毛將焉附?羅真人再如何不理事,也不會置天下蒼生於不顧。”
張莫雲道:“人若將死,其言也善,人若將亡,其心也惡。安祿山造反已有數月,羅真人若是心懷天下,為何不見宗聖宮南下?你且放眼看看,這滿眼流民因何而逃?”說著,冷笑一聲:“依我看,賢昆仲便是怕死,要去長安避禍。”
“我們若是貪生怕死,豈會來這洛陽?”五人大怒。
駱九天忙道:“不論去留,都是大唐好男兒。賢昆仲若要去長安,我們正一盟絕不強留,並且我們也會去。只是五位需得好生想一想,如何才能不負這天地所賜,父母所生得七尺之軀。”
這話說得坦蕩大氣,沉央聽得暗暗點頭。
五人朝滿野流民看去,蘇道男眉頭越皺越緊,忽然說道:“大道雖一,法有萬千。與其去長安尋羅真人問個究竟,不如現下便行事。罷了,只要能降妖伏魔,管他甚麼宗聖宮還是正一盟,只要能還天下以太平便好。”
“極好,極好。”其餘四人均道。
見五人肯入正一盟,眾人均是大喜。蘇道男突然想起一事,又道:“方才,你們來之前,我們曾見得幾人,他們混在流民群裡,鬼鬼祟祟卻有一身本領。我心下生奇,便隨他們一道入了伏牛山,只聽他們說,要去甚麼碧雲庵,還要去捉甚麼人。我因跟得太近,被他們覺察,他們想要殺我,但卻追我不得。”
“他們定是天地盟中人。”姜盡九道:“大哥回來後,我們便細想,如今安祿山兵臨城下,天地盟也在,必是天地盟的人又要去行得甚麼惡事。咱們正一盟既要與天地盟為敵,那便當去救人才是。”
清塵子問蘇道男:“你可曾聽得,他們要去捉誰?”
蘇道男搖頭道:“正當他們說要去捉人時,我便已被他們察覺。想來,多半山中有得正道中人。”
“正道中人,伏牛山幾時有得正道中人?”
清塵子眉頭皺起,眾所周知,伏牛山雖是極為廣闊,但並無正道中人在此開山立派,即便有得幾所廟宇道觀,那也不過是尋常廟觀,天地盟正與安祿山攻取洛陽,怎會去伏牛山捉一個尋常人?
“伏牛山,伏牛山……”
駱九天唸了兩下,忽然‘啊’地一聲,似有所悟。眾人均向他看去,石頭笑道:“老英雄可是知道是誰了?”
駱九天又想了一下,皺眉道:“回稟盟主,駱某也不知是不是。”
石頭笑道:“不管是不是,駱老英雄但且說來。”
駱九天回憶道:“兩個月前,駱某在五湖山莊接到一封請貼,請駱某去伏牛山觀禮。當時,駱某並未聽說哪位前輩高人要在伏牛山開山立派,只當是誰與駱某開得玩笑,便未放在心上。”說著,看向沉央。
眾人也是點頭不已,開山立派那是天下一等一得大事,千百年來,如紫閣山沉央那般,以弱冠之年便行開山立派,不說後無來者,當也稱得前無古人。群豪均想,怪不得駱老英雄會以為是有人與他開玩笑,便是我遇得此事,也會如此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