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下屬小心處理完這些被迷暈之人別被人發現,並好好的守在監牢外面,又躲過隱藏在外面的榴兒的偷襲,對他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之後,顧不得榴兒的驚愕和詫異。司馬清正帶著林如男,走進關押司馬宗仁的地方,正好聽見了司馬宗仁和風嫵的對話。
沒想到雲雀皇嫂竟然已經去了,而且還去得那麼壯烈,司馬清正的心中不由一酸,也不知遠在京城的司馬清明能不能承受得住這個噩耗。
雖然司馬清明並未親口告之司馬清正他對雲雀公主的感情究竟如何,但是從他屢次來信詢問司馬清正雲雀皇嫂的訊息,以及倘若日後需兵戎相見,讓司馬清正別傷及雲雀皇室中人的性命可得知,司馬清明必定也是十分在意雲雀公主的。
不過,現在不是長籲短嘆的時候,保不齊突然有人要進出監牢,生出什麼事端來,因此,司馬清正開口道:“這裡不是敘舊的地方,你們趕緊起來,先準備離開這裡吧!”
因著風嫵並不認識易容後的司馬清正,她在用驚疑不定的目光打量著司馬清正的同時,竟然如老母雞護小雞一般的將司馬宗仁護入懷中。
司馬清正心中生出些微醋意的同時,也看出風嫵有動手對付自己與林如男之意,為了避免産生誤傷,司馬清正正盤算著該怎樣向風嫵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正沉浸在悲傷之中的司馬宗仁卻突然喚了他一聲“五皇叔”。
風嫵聽見之後,先是顯示出一些不敢置信的神色,然後是狂喜,最後,她的小臉卻又顯得有些黯然,甚至略微有些悲傷。
司馬清正的心也隨著風嫵的神色變得一揪一揪的,不知道她的小腦袋中究竟在想些什麼,不過,猜也猜得到,她似乎誤會了些什麼,又或許是在為他早已認出她,卻不肯與她相認而在心中暗自責怪於他。
司馬清正篇 40
雖然不忍心見風嫵傷心難過,但是,此刻卻不是解釋的好機會,因此,司馬清正狠了狠心,沒有理睬於她,只是讓林如男去尋了一名面型、身材與司馬宗仁相似之人,讓此人易容成司馬宗仁的模樣,司馬宗仁易容成此人的模樣。
處理完這一切之後,司馬清正又色厲內荏的訓斥了風嫵一番,其實,嘴中對風嫵說出這番話,司馬清正知道自己臉上的表情一定是充滿著無奈和寵溺,只能依靠此刻他臉上戴著的這張沒有太多表情的面具才能看出點訓斥效果來。
沒想到,他的這番話竟然讓風嫵落下淚,這讓司馬清正的心一下變得糾結起來,懊惱自己方才將話說得太重,竟惹得風嫵如此傷心。
正當他準備向風嫵道歉時,風嫵卻疏遠的向他和林如男各行一禮後,便向門外跑去。
在此後的幾天時間中,除了相遇時公事化的行禮問好外,風嫵依舊對司馬清正不理不睬。
反觀她與宗仁之間,關系卻變得越來越親密,經常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相伴在一起。
甚至,司馬清正發現她與二皇兄司馬仁治之間的相處也變得越來越和諧,不時會有一些親暱的舉止會被他看到。
這讓司馬清正愈發的懊惱,覺得自己那日不該訓斥於她。同時,他也害怕日子久了,她會移情於司馬宗仁或者司馬仁治.
風嫵這個年歲,心性原本就還不定,忘記一個人和重新喜歡上一個人本來就是件很簡單的事。
原先,司馬清正打算待司馬仁治的事情處理完之後,再向風嫵解釋一切的,可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清正卻不敢再繼續等待了,他擔憂到時候即便誤會澄清了,有些東西卻終究已經錯過了。
因此,在數次試圖喚住風嫵,以向她解釋,卻被她充耳不聞之後,司馬清正終於按耐不住了。
有一日晚上,因心情苦悶,無法發洩的司馬清正小飲了幾杯,腦子發熱之下,幹脆直接跑到風嫵居住的門前,哀求她,讓他進去和她好好聊聊。
風嫵仍舊不肯理他,而這次有酒壯膽的司馬清正也不肯就這樣不了了之,便倔著性子,繼續棄而不捨的敲著,最後,司馬清正沒有敲開風嫵的門,卻將林如男給敲了過來。
“五皇子殿下,如男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說什麼,但是卻不得不說,如男不知道您與令徒之間究竟有何誤會發生,不過,如男覺得,即便五皇子殿下想澄清這誤會,可否也要等到事成之後呢?否則,在這緊要關頭,若是出了一點差池,不僅對不住…………….還會引起一場生靈塗炭。”林如男用帶有一些傷心和幽怨的口吻勸阻司馬清正道。
林如男的話讓司馬清正的酒意稍稍醒了一些,是了,為了風嫵,他確實是差點誤了大事了,如若不是這軍營中的絕大部分將士都已歸順於他,他此刻的這番行為肯定會傳入到二皇兄司馬仁治耳中,因為依照司馬仁治對風嫵的在意程度,風嫵的一舉一動他可能都會格外的關注,到時候他若追查起來,可不就是一場風波麼?
司馬清正篇 41
而且,司馬清正知道林如男最想說的是,如若出了差池,也對不住她爹為此所付出的那條命,確實是這樣的,林雲才為了讓這天百姓民免受戰亂之苦,甚至不惜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而他現在卻在做些什麼呢?
“如男,此事確實是司馬清正考慮不周,太莽撞了。”司馬清正的臉色有些赧然,羞愧不已的向林如男道歉道。
之後的兩日,盡管心中像貓抓著似的,司馬清正還是強忍著不讓自己去找司馬清正,以免被司馬仁治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幸而,在司馬清正去敲司馬清正門後的第二日,隆慶帝的聖旨終於到了。
而未等司馬清正編纂出雲雀皇帝的書信給司馬仁治,司馬清明便幫了他一把,弄來一封三皇子司馬懷仁所寫,有關隆慶帝已知曉司馬仁治和司馬懷仁的圖謀,並已有所行動的信送給了司馬仁治。
終於,司馬仁治按耐不住了,三日後召集軍中所有將士,以司馬清明長期把持朝政、無視朝綱、欺君罔上為籍口,要求將士們與他一起打到京城去,清君側。
當然,在他如此做之前,還是向司馬清正這個已被他視為心腹和知己的副帥知會過的,不過,當時司馬清正並未說什麼,只是暗中做了一些部署。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在司馬仁治在所有將士面前宣佈了他清君側的意圖後,司馬清正就和林如男一起出手,制住了司馬仁治、陳懷禮以及他的心腹們,並奪了兵符,司馬仁治自然不服。
而在司馬清正亮明自己的身份,並宣讀了隆慶帝的聖旨之後,司馬仁治知道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隆慶帝的決定。
憑心而論,司馬仁治犯了通敵叛國之罪,隆慶帝沒有賜他鳩酒一杯,只是將他發往嶺南,還繼續享有王爺的待遇,也算是念在父子情份一場的份上了。
只是,在臨去嶺南之前,司馬仁治與司馬清正還在所有將士面前上演了一番依依惜別的苦情戲,讓司馬清正見了鬱悶不已,心中也在暗暗發誓,日後一定不能讓司馬清正獨自一人回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