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反問:“我認真的時候你幹嘛要來打擾我?”
這話很有道理,葉宋默默的拿了碗筷
出來。
琴瑟收了收桌面,好奇:“帝姬抄了一上午,抄的是什麼?”
楚歌坐在桌邊拿起竹箸:“替雲卿抄的傳奇。”
琴瑟看了看:“雲將軍喜歡這些神呀鬼啊的?”
楚歌轉了頭,“對啊。”
指著葉宋:“我覺得男子都對這些有興趣。”
葉宋點頭:“對,那女子該對那些風花雪月的愛情感興趣。”
琴瑟道:“我覺得帝姬更愛看流傳下來的菜譜。”
“還老研究那些菜名,讓我猜它是個啥菜。你說說這二十四橋明月夜,我咋知道它是個啥菜,燉月亮?”
“詩詞歌賦也看的多,那麼一個小人,捧著個詩集坐在聖上腿上,看得津津有味,太子殿下還老愛過來掐一掐臉。”
聽著這些兒時的小事,楚歌亦覺得新奇,兒時的自己原是如此。
琴瑟摸了摸她的頭發:“我十五歲時,被派來照顧帝姬,那時帝姬像個小肉團,見誰都是照顧,卻十分輕松。”
葉宋,楚歌齊聲:“為什麼?”
“那時聖上總愛抱著帝姬,視線從不捨得離開,批奏摺時,用膳時,都抱著,凡事親力親為,要不是大臣反對,該是上朝都帶了去。”
一派威嚴的皇帝,懷裡抱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嬰孩,時常會手足無措,卻也樂在其中。
讓女兒玩手裡的奏摺,喂她吃粥,教她認字,有時會被她頑皮的糊一臉墨,卻還是笑呵呵的。
一旁的奶孃宮人彷彿成了擺設。
“那時太後娘娘專門來照顧帝姬,帝姬老愛拔太後頭上的珠釵,往自己頭上戴,小孩子發量少,哪裡帶的下?太後娘娘可慌了,怕釵子傷到帝姬,便不再戴珠釵。
帝姬看了一次宮人幫太後娘娘梳發髻,這可了不得,聖上抱著帝姬時,帝姬便給聖上辮小辮兒,聖上又看不到,常常惹得大臣在朝堂上笑的人仰馬翻。”
葉宋頗為惋惜:“這麼有意思的場面,千古難逢,我要是再早生個幾年,便能撞見了。”
琴瑟笑了:“可很少見帝姬哭呢,太子和二殿下都十分喜愛帝姬,三殿下不親近,也不欺負,唯獨四殿下,老愛故意惹帝姬,帝姬卻不生氣。只有一次,四殿下跟他母妃說我們帝姬沒有娘親疼,帝姬哇一下就哭了,把太子和二殿下心疼壞了……”
“後來呢?”
“後來聖上來了,宮人告訴他始末,當時就罰了他們,抱起帝姬時帝姬卻不哭了,說‘我有父皇有祖母,還有哥哥琴瑟,不想娘親的。’那可是我第一次見陛下流淚啊……”
楚歌安靜的聽著。
琴瑟繼續:“該把這些事說給將軍聽,讓他想象我們帝姬兒時的模樣。時間可真快啊,還記得第一次見帝姬,軟軟小小的一團,嘴裡吐著泡泡,轉眼間……”
葉宋見著氣氛趨於惆悵,神來一筆:“轉眼間,成了個宮裡聞名的廚子。”
“哈哈哈……”
一番話的功夫,楚歌用完了午膳,琴瑟開始收拾,楚歌坐到院內,準備歇一歇,再接著抄書。
葉宋攬了琴瑟的活,拿著扇子替楚歌扇風。
“話說兒時我是個下閑散童子,經常到處亂竄,曾經瞥見過將軍。”
楚歌彎彎眼角:“哦?雲卿兒時是何模樣?”
“當時將軍年歲尚小,跟著首領練功夫,在大太陽下紮馬步,面不改色,當時人們在議論,這小夥子必成大器,我的同鄉也是個小兵,總跟我抱怨說軍營裡有個叫雲什麼的人,怎麼曬都曬不黑,跟他一比,自己就是塊炭!”
“哈哈哈哈,好有意思。”
楚歌用一天的時間抄完了玄怪錄,裁了紙準備裝訂,卻覺得似乎有些單調。
便又拿出一張紙,繪了副畫。
姑蘇人家,白衣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