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湊近他看,又離遠了看。
突然抱住他的脖子:“好看,我怎麼這麼心靈手巧……”
看著他的眼睛:“帶著好不好?”
“……好。”
於是一路上,雲卿都被姑娘們盯著看。
“這是哪家的公子,我怎麼沒見過?”
“從外地來的吧……”
“你看他頭上的柳枝……”
“這公子是個風雅之人,趕明兒讓我相公也編個花環帶帶。”
有姑娘開玩笑:“東施效顰麼?”
她倒不惱:“你別說還真是,哈哈……”
楚歌自馬車上,看到過粉牆黛瓦的屋舍,清晨炊煙嫋嫋,就似飄渺的水墨畫。
屋舍一路綿延,到了文人墨客都鐘愛的地方。
姑蘇。
雲卿帶笑:“到了,姑蘇城。”
進鄉情更怯,多年未見,心中既有熟悉,又有陌生。
熟悉到清楚的記得哪段橋旁有有多少棵柳樹。
陌生到不知何時,城內多了許多花樹。
眼前的景似與書中的詩重合。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
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
楚歌想起楚容繪的一幅幅畫,恰是眼前模樣。
居民走過,說著吳語,楚歌兒時受楚容的薰陶,也能聽懂。
果真有浣衣的姑娘哼著吳語小曲,吳儂軟語,名不虛傳。
楚歌想到了西施,不知她當時是怎樣驚落了一池的魚。
父皇與母親的初見,便是在這江南。
楚歌湊近雲卿:“附近是不是有斷橋,聽說斷橋不斷,斷的是許仙與白娘子的緣……”
雲卿默了片刻,道:“帝姬,斷橋在杭州,這裡是姑蘇。”
楚歌:“……”
雲卿:“姑蘇有桃花塢,有時間我們可以去看看。”
“好呀。”
“秋天我們可以可以去看銀杏,落了滿山,金黃一片……”
“我殿裡也有,但不過一棵。”
“這裡有一大片銀杏林。”
……
順著青石板而下,是一艘小船,撐船的是個年輕的男子。
雲卿道:“我們坐船去一處地方。”
楚歌坐進船裡,起初有些害怕,緊緊的握著雲卿的手,靠在他懷裡。
雲卿輕笑,抱緊她:“原來是個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