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啊,一聽你這話就知道你不怎麼瞭解這一帶啊。老頭兒我是做這一行當久了,也瞭解的多。其實,每年有不少的羊倌,還有馬販子,以及來販牛和騾子的人,都會從這兒趕了牲口到你們那邊兒售賣。
他們這些常年販賣的販子,都是跟著商隊進出的。只要給幾兩銀子,一般都可行事的。”
哦,跟商隊,這其實與楊秋荷早前想的也是一樣的。
跟著商隊的人,安全些。而且,這些商隊的人,也與道上的各路土匪之類的,有著過路錢交情。
土匪也不是非要強搶的。
有那識相的,給了買路錢,也會把道讓出來。
商隊,慣常做的事情,就是舍與一些小錢,得大頭兒。
而另外的零散的商販,就跟著商隊走,墊後,交一些少數的銀錢,當是保護費用了。
“我知道了大叔,原來還可以這樣,我這兩天還不會走,等到我打聽到了商隊的訊息,定好了行程,就來找你要羊啊。”
那老頭聽著樂呵呵的。
“嗯,好好,我每一場都在這兒呢。他們商隊要出發,一般都是頭一場把貨辦好。第二天才會出發的。”
得了這一資訊,楊秋荷把羊的價格談好。老頭售賣的也真不貴。一頭羊,也就是四兩銀子左右。
若是把羊皮弄的好,光是羊皮一張都能值差不多一兩銀了。羊肉羊雜,也只頂三兩銀子。
楊秋荷尋思著,家裡的山還有不少,空地也多,現在家裡的人多,活兒也多,但是放一群羊,這還是可以的。到時候大羊小羊的多了,還能得著奶喝。更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弄上烤羊肉,羊肉火鍋之類的。
最終,楊秋荷定下了二十頭羊。
老頭跟著她,又去隔壁熟悉的販子那兒,訂下了十頭牛,十頭騾子。
其實,這二十頭大家夥,以他們家那麼寬的土地,也不是太夠用的。
不過,她們來的人就三個,牛羊騾太多,到時候怕顧不過來。
一切訂好了。
“現在就買吧,以後,還是應該在這兒購置草原,放牧,造馬場,還有牛場才好呢。”
心裡這樣想了,楊秋荷便回了客棧,她就怕那管事的捎信來。
還真是運氣使然。
回到客棧不久,便遇到管事的上門,告訴了三天後,夫人會見她們。
雖然沒說兄弟倆的價格,但起碼,還是有見面的機會的。為此,楊秋荷千恩萬謝地把掌櫃的送走。
還給了一錠銀子做賞。
那管事的平時也是見過世面的人。
但惦著這一錠不下十兩的足銀,內心也是狠吃了一驚。看不出來,這一村裡的婦人,出手還真是挺大方的。
尤其難得的是,這婦人還送了他一小包,最近這一年來,被傳揚的沸沸揚揚的青神茶。
“這些年,我們夫人雖然也行善。但也處處維護著小主子的。小主子麼,小娃心性,只要消了主子的氣性兒,別的生意,夫人那也就好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