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歷史問題比較冷門,幾十位參賽者竟然沒有一人按鈴回答。趙青青繡眉簇在一起,陷入思索。
在寂靜的等待中,梁奇按下響鈴,隨後開口回答問題。
“有民間神話傳說用”鼠騙貓”的說法來解釋這個問題,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古時無貓,貓原産於埃及,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由唐三藏從印度帶回(其實是漢朝)。所以貓在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論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經有了老虎這只大貓,所以小貓就不用排入十二生肖了。”
評委聽完之後滿意點頭,給出了9分,梁奇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卻將大體意思呈現出來。
“我去,那位同學是哪裡來的,這麼冷門的問題都可以回答上來。”
“四個問題他自己一個人就回答了三個,這實在是太變態了吧。”
梁奇一連回答三個問題,有兩個是搶答,最後一個是在無人能答時挺身而出,他的表現成功吸引了無數嘉賓的注意力。
“請回答一下,社會學三大理論傳統,並進行適當解釋。”
評委問出問題,趙青青紅唇一瞥,抬手按下響鈴。
“符號互動論,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和理論派別,又稱象徵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它強調人類主體性的理論前提、關注個體間互動行為的經驗研究取向。是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社會沖突論,社會沖突理論以科塞、達倫多夫為代表,重點研究社會沖突的起因、形式、制約因素及影響,是對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提出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的是社會的穩定和整和,代表社會學的保守派,社會沖突論是強調社會沖突對於社會鞏固和發展積極作用,代表社會學激進派。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流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巨大反響,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社會功能論,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人類學方法論主張。它認為認識事物的實質、本質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和屬性;主張排除實體概念,在相互依存構成整體的諸因素和諸事物的聯系中把握物件,而對事物的現象和屬性的認識在於瞭解其功能。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在理論上不重視行動個體,而是強調社會制度,大多數社會和文化現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功能的,因為它們為維持整個社會結構做出了貢獻。”
趙青青一口氣將三個理論及其定義完整解釋出來,臺下觀眾都聽得蒙圈了。這種定義只有相關專業的學生可能有所瞭解,而能完整背誦下來的,幾乎沒有。
她從頭到尾講述三個定義花掉近乎五分鐘,等她說完最後一個字,坐在下面的魏校長忍不住熱烈鼓掌。
來自漢東海洋大學的老師們跟著校長鼓掌,有不少嘉賓也或多或少受到感染,為趙青青鼓掌。
評委驚訝的看著趙莎莎,亮出分數,正是10分。
魏校長瞥了穆校長一眼,唇角一咧,露出一副自信笑容。
梁奇得到29分,趙莎莎也得到了20分,只需要完整回答一個問題,趙莎莎就可以超過梁奇。後面還有幾十道題目,似乎完整回答一道題目並不難。
魏校長並不擔心梁奇會繼續回答問題,趙青青博學多才,梁奇能回答的問題,她也能回答,她需要做的就是加快手速,在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按下響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