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立太子之前,皇子們是子以母貴,立了太子之後才是母以子貴,所以如今劉貴嬪這個身份已然成了拖大皇子三皇子六皇子後腿的最大短板。劉貴嬪也不知道是突然開了竅還是怎麼的,此時竟變的精明起來。
劉貴嬪眉頭蹙起低聲說道:“芳兒,原本娘是貴妃,你大哥三哥六弟都有一爭之力,可是現在娘只是貴嬪,論身份竟是皇子生母中份位最低的,若是母妃的份位不能在最短時間裡恢複為貴妃,你大哥三哥六弟都沒有希望。”
“什麼,父皇要立太子了?母妃,是大哥三哥還是六弟?父皇囑意於誰?”齊靜芳立刻追問起來。
“芳兒,你聽母妃說……”劉貴嬪將女兒摟入懷中,在她耳畔低低說了起來,這一說便說了好一陣子。
“那個皇甫永寧,她算個什麼東西,也配以公主之儀出閣,娘,芳兒絕不答應!”齊靜芳坐直身子,哧啦一聲將手中帕子撕作兩片,咬牙切齒的恨聲說道。
劉貴嬪摟著女兒,輕輕撫著她的秀發,低聲咬牙說道:“芳兒,母妃當然不會讓你白白受苦,你放心,當日那起子小賤人娘一個都不會放過!”
“母妃,女兒難道就白受苦了?”昭明帝上朝之後,三公主偎在劉貴嬪的懷中,撅著嘴氣乎乎的質問她的娘親。
經此一事,闔宮之人無人不知劉貴嬪又重得皇上的歡心,三公主依舊是皇上最寵愛的女兒。凝翠宮也不再是冷宮,漸漸門庭若市起來。
昭明帝親自三公主接出靜堂,送到劉貴嬪的凝翠宮,並且在凝翠宮中用了午膳晚膳,還留宿了一整夜。次日昭明帝退朝之後去永福宮請安,將三公主的脈案呈到太後面前,太後看著那份病勢沉重的脈案,縱然心中不快,也說不出再讓三公主回靜堂思過的話,於是三公主解禁之事算是過了明路。
在宮中當差,首要的是會見風使舵,特別要緊的便是看皇帝的眼色行事,正在給三公主診脈的太醫心中立刻有了決斷,將原本並不很嚴重,不過是肝火上行血不歸經的小病症說的特別嚴重,並再三說靜堂苦寒極不適合三公主養病,給昭明帝將女兒接出靜堂找個了特別好的理由,便是太後知道了也不能不允。
被劉貴嬪這麼一抱,昭明帝頓覺身下一緊,腦子裡立刻湧出許多隻有與劉貴嬪在一起之時才能享受到的極樂。昭明帝整個身子都酥了。
劉貴嬪滿是淚水的臉上立刻洋溢起無比幸福的驚喜表情,她先是緊緊抱住昭明帝然後松開手滑跪在地,抱住昭明帝的腰,將臉貼上去,嬌聲道:“賤妾謝主龍恩……”
“愛妃莫哭,朕答應你赦芳兒無罪。”昭明帝想起了從前在太後與皇後的阻撓之下,與劉貴嬪一起度過的那段難得的蜜裡調油的幸福時光,他立刻緊緊抱住劉貴嬪,大聲宣佈。
一行人很快到了靜堂,昭明帝見躺在硬梆梆的床上,面色慘白唇角掛血的女兒,不免越發心疼,劉貴嬪一見女兒的慘狀,更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直接哭倒在昭明帝的懷中。看著面色蒼白不勝嬌怯的劉貴嬪,昭明帝突然想起當年劉貴嬪初初懷上皇嗣卻被皇後罰跪,昏倒在自己懷中之時便是這般的嬌弱可憐。
劉貴嬪哭起來非但沒有聲嘶力竭的醜態,還別有一番梨花帶淚嬌怯美感,而且昭明帝用了特製八寶羹,正準備與劉貴嬪好生雲雨一番,所以此時他怎麼看劉貴嬪都覺得特別喜歡,再者三公主齊靜芳也曾是他最喜愛的女兒,因此昭明帝立刻親自帶著太醫去靜堂救治三公主,劉貴嬪自然也跟了過去。
劉貴嬪一聽女兒吐血昏倒,一顆心疼的揪了起來,她撲跪在昭明帝腳邊,哀哀哭求道:“皇上,賤妾求您救救芳兒吧……”
靜堂侍衛將三公主突然吐血昏倒訊息報到禦前之時,昭明帝正在由劉貴嬪服侍著,用她親手熬製的八寶羹,這是昭明帝最最喜愛的一道甜點,除了劉貴嬪,別人再也做不出昭明帝喜愛的味道。昭明帝每回用過八寶羹都會感覺精力特別充沛,與劉貴嬪在床第之間也能得到臨幸其他妃嬪多的多的暢快。
兩個婆子焦急的比劃一通,那個侍衛看明白之後也是臉色大變,他立刻將小窗關上跑走向上稟報了。三公主就算是被罰入靜堂思過,她也是尊貴的金枝玉葉,若是真有個三長兩短,他小小侍衛可沒有那個本事扛住皇帝的怒火。
少頃,靜堂大門旁一個小木窗被開啟了,一張侍衛的臉露了出來,“出了什麼事?”那名侍衛皺眉問道。若是沒有特別緊急的情況,婆子們是不敢這般敲門的。
靜堂中負責看守三公主的是四個又聾又啞的粗壯婆子,她們看到三公主突然尖叫噴血昏倒,眼中都露出驚慌之色,其中兩人趕緊上前抬起三公主將她送回房中,另外兩個則沖到靜堂大門旁拿著掛在牆上的木錘用力敲打門板。
原本滿面憤恨的三公主聽到院牆之外宮女的議論,滿腔怒火燒的她面部肌肉盡數扭曲,只見齊靜芳突然仰頭尖叫,口中噴出好大一口鮮血,然後身子一軟重重摔倒在地上。
細細碎碎的議論之聲透過靜堂外院牆高高的菱形花窗傳入院中,飄進站在院牆根上,恨恨望著高高院牆的三公主齊靜芳的耳中。
“可不!別人也就算了,就說這牆裡那位,怕是在皇上心中連給平戎郡主提鞋都不配……”
“誰說不是呢,我猜皇上一定把平戎郡主看的比公主還重要呢!”
“聽說皇上頒旨特許平戎郡主以公主之儀出嫁,皇上對樂王爺和平戎郡主真好!”
聖壽節過後,昭明帝頒布明旨公告天下,將樂親王與平戎郡主的大婚之期定於次年十月二十八,並特許平戎郡主以公主之儀出閣。這道聖旨一出,立刻在王公親貴之間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一時之間,諸般嫉妒羨慕怨恨的情緒在眾多親貴小姐的心中漫延,皇甫永寧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幾乎成為了親貴小姐們的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