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這話可不是胡說。
身為弘毅侯之女, 吳氏自家四個兄弟都曾在戰場馳騁, 小時候吳氏也和母親與長姐一道在家裡為父兄祈福,也明白若是男兒吃了敗仗,不僅家國無存,她們也不能倖免。
好在楚朝將士實力雄厚,偶有敗仗也能重新修整, 重振旗鼓再贏回來。
長年累月的勝仗不僅讓楚朝上下都對軍方持有強烈信心, 楚朝將領的子女, 如吳氏這樣的也從不畏懼蠻族。
吳氏也和母親自小學了護身鞭法, 正因為她也學了些武藝, 才更知想要在軍方發展成為強將的難度。
她是打心底裡不認為楚朝會輸,既然楚朝不會輸, 那他們作為戰勝方, 憑什麼要和親外藩?
太子看到吳氏臉上理所當然的神色,不由得微笑起來。
他選吳氏當太子妃, 正是因為吳氏心底正,眼神亮堂, 有股挺拔的精神氣,就算有人給她甩臉色, 她也會大度地翻過去, 從不計較瑣事。
不管吳氏是否能當好太子妃,只要她心地善良, 做事大氣方正, 沒有那些齷齪陰損的手段, 他就會護她一生。
“你說的是,咱們楚朝還沒有和親的先例。”
太子笑著對吳氏說:“但阿姽這些年來的榮寵,也惹了不少人的眼。”
他那位好父親為了妹妹,連著削了多少人了?
光讀書時都削了兩個,倒黴的孫近還在翰林院做學問呢。
吳氏抿唇,她一開始也和其他夫人女郎一樣,覺得榮華公主是個不好惹的人。
但這些日子相處下來,吳氏覺得榮華公主只是威儀重了些,神色淡了些,可是她講道理啊,好好和她說話,她不會沒事亂發脾氣的。
“我是覺得公主太委屈了。”
吳氏為榮華公主打抱不平:“哪個女兒家沒想過大婚時的情景,偏公主要先去入道,避開朝中議論,這之後還要怎麼給公主議親啊。”
太子垂眸,他說:“本朝駙馬不能參政,阿姽想要得一個稱心如意的婚事,的確有些為難,不如先拖一拖,這樣也看得清楚些。”
吳氏聽了心裡不順,太子握住吳氏的手,安撫道:“你莫要焦躁,宮裡最忌諱這一點,凡事要慢慢來。”
吳氏連忙穩了穩心神,她點點頭:“我明白,也罷,反正這事還要再等等,下個月是陽晴公主的大婚,先辦這個吧。”
太子聽後笑了笑:“太皇太後在教你處理宮務?”
吳氏聽了心裡一突,她小聲說:“我拒了,畢竟哪有兒媳婦管到公公身上的,陛下還在呢。”
太子噗嗤一笑,他說:“沒事,太皇太後要是說什麼,你就盡管聽著,阿姽出宮後心就野了,太皇太後畢竟年紀大了,宮務處理不過來,陸太妃更不合適,有時候你要是推拒不過,就扯了阿姽一起接著,阿姽懶得做,你就看著處理了吧。”
吳氏猶豫道:“父皇那邊……”
太子說:“父皇那邊不要管,你只注意聽著東宮和後宮這邊的事務就行。”
吳氏這才鬆了口氣:“我知道了。”
吳氏本以為和親這種事只是說說而已,可每曾想,半個月後整個京城都在議論這件事!
吳氏的大姐進宮看吳氏,將這事一說,吳氏的臉都綠了。
她、她可沒往外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