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風不抑,長此下去,前朝唐末藩鎮割據的禍事就極可能再度發生。
周禦史冷著臉說:“既然案犯已經認罪,那就投入大牢,秋後問斬吧。”
周禦史說完這句話後,仔細觀察那兩個案犯的神色,結果他只看到了沮喪和後悔之意,並無絲毫怨懟和憎恨,這更讓周禦史心驚肉跳。
這種掌控力太可怕了。
如此想來,這案子的確不重要了,周禦史下定決心,回去就寫彈劾的摺子!
杜文清唔了一聲,一拍驚堂木:“既然如此,將犯人壓下去。”
他將手邊的卷宗收拾了一下,對大理寺卿劉桐和刑部侍郎張大人說:“既然案子結了,那就將李靜仁流放吧,李靜仁那個倒黴蛋的兄長也放了,讓他去醫館照顧張老漢。”
於是這個案子就審完了。
全程圍觀聽完了這個案子的榮華公主沒說話,謝寧看到榮華公主在沉思,也沒打擾她,而是命令車夫直接駕駛馬車回家。
榮華公主坐在馬車裡,她喃喃地說:“事情到此為止了嗎?”
不用謝寧回答,榮華公主就突兀地明白了一件事。
這個案子反而是個開始。
背後掌控那兩個案犯的思想之人太過狠辣,想必宰相等文臣是不會任由軍方繼續如此強勢的。
那負責這個案子的太子兄長打算怎麼做呢?
這個疑問在重景帝心中也有。
雖然重景帝已經得到了鎮國公遞過來的訊息,勉強放過了明遠侯。
可身為帝王,還是對這種局面感覺糟心。
他將此事交給太子,也是希望看看太子如何應對。
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太子接了三司遞過來的摺子。
太子全都細細讀完了,又看完了全部的案卷。
杜文清的摺子中規中矩,雙方證詞全都遞上來,事情經過寫的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最後杜文清做了總結,表示在太子的領導下,在劉桐和張大人的建議下,在周禦史的監察下,本案圓滿完結,有罪者伏誅,大快人心。
太子搖搖頭,將杜文清的摺子放在一遍。
杜文清身為京兆府尹,有些事有些話他做不得說不得。
就好比他自己身為太子,很多時候都不能違背父皇的意思一樣。
太子又去看劉桐的摺子。
劉桐摺子內主要是說此案審核時參與人數眾多,廣開言路,大家都提了建議,這才讓案子能完美的進行下去,所以他希望太子今後也能多聽多思,中正持重。
太子微微蹙眉,他又讀了幾遍,才品出意思。
這個劉桐真是個心思敏銳的人,摺子裡明著是說今後群臣辦事都要多多聽取採納他人意見,實際上是在勸誡太子,莫因佞幸的只言片語,而閉塞言路之道。
太子嘴角抽搐,他很不合時宜地想起了謝寧。
哎,他倒是想找個佞辛在身邊,可人家不樂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