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志怪小說看,權當作短篇小說看”,老院長說道:“學學人家是怎麼用字的。”
“師父,我要有這本事,我早就是青年帥哥作家了”,李江河笑道。
“你別光貧嘴,就這個了,你的寒假作業就這個了”,老院長一拍大腿,“回去仿著聊齋,寫三篇文言故事,你不是愛看什麼狐仙鬼怪嘛,就一篇寫狐,一篇寫鬼,一篇寫精怪,開學,不對,你家是不是就在應天?年後就給我吧。”
“啊,師父,我錯了”,李江河苦道:“我再也不貧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啊,我看你說的挺有意思,就這樣吧”,老院長高興了,“也不是隻有你,嗯,今年我們院都這樣做好了。”
“您可別說是我讓您想起來寒假作業這事的”,李江河帶上了痛苦面具:“要不然我寒假回去可沒法上學了。”
“知道了,你好好好寫吧”,老院長道。
此時,一個東瀛人正跟他的翻譯艱難漫步在雨花臺墓園。
實際上,在來華國之前,他跟相當一部分東瀛人一樣,對於二戰的態度既不左,也不右,就像對待一場普通的“戰爭”。
不過在雨花臺駐足許久,聽著翻譯給他介紹這裡的故事,他倒是由衷地嘆了口氣。
他恭敬地獻上花束,嘴裡連連道對不起。
東瀛人跟我國人,長相的差距也不大,雖然很多時候,尤其是看到一個演員或者歌手之類的,你會下意識感覺到這是東瀛的演員或者歌手,不是我國的。
可能是因為什麼人類學上的細微原因吧。
出了雨花臺墓園,此人心情明顯低落了很多。
“我們的民族對你們的民族,確實做過很多不人道的事情”,他對著翻譯說道,並鞠了個躬:“對不起。”
“沒,不,新津君,你確實該說對不起”,翻譯認真道。
“是的”,新津君點了點頭。
“接下來呢,我們要去哪裡?”,新津君不著急去自己的目的地。
“秦淮河,應天的秦淮河很有名氣”,翻譯說道。
“那好,我們就去秦淮河吧”,新津君說道:“川桑,你可以教我幾句中文嗎?”
“新津君,當然可以”,翻譯說道。
另一邊李江河在老院長家裡吃完晚飯,在老院長同意的情況下順手把老院長家裡那本老版的聊齋志異帶走了。
臨走前小淳還有點依依不捨,這孩子很親近李江河。
回到宿舍,李江河換上衣服接著去打球。
他休息的時候在足球場上看見王崎了。
王崎籃球不太行,足球到算得上是好手。
“嗨,江河,別打籃球了,一場進那麼多球的運動沒意思”,王崎笑道。
“我還覺得一場都不一定能進一個球的運動沒意思呢”,李江河問:“怎麼不復習啊?”
“你不也沒複習嗎?以前學長說,文科生怎麼也過了,就是高中政治題唄”,王崎擰開瓶蓋喝了口水,“所以學文還是有好處的,不用做實驗,也沒有那麼多練習冊,我聽數理的說,他們寒假回去還有題冊要做呢。”
“呃,是哈,真慘哈”,李江河尋思還是溜了為好,“我接著玩去了。”
“我休息休息也繼續,這段時間複習憋壞了”,王崎揮揮手。
喜歡我的父母重生了請大家收藏:()我的父母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