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董卓在洛陽惡貫滿盈,為天下士人所唾棄和不恥,但卻很受族人擁戴。董家本就不是世家豪閥,也沒有多年積累的底蘊,如今卻因董卓掌權而一朝得名,好多董氏族人都因此雞犬升天,去到各地當官。
這一切,全拜董卓所賜。
所以一些老人心裡在感激的同時,也都想著如何和董卓套套近乎,使得子孫官位再往上挪些位置。
這也不怪他們,人心嘛,大抵都是如此。
簡單應付了這些族人,堂內剩下的就是女兒女婿一家。
董卓上輩子單身漢一個,此番穿越過來,不僅女兒有倆,孫女外孫也是一應俱全。
起初,他本以為自己不過是披著‘董卓’的皮,跟這些‘陌生人’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情緒波動,但在董渭行禮喊父親的時候,他的心中竟也有過一絲溫情,那是一種很暖的感覺。
不過外孫牛奮在報上名字的時候,董卓還是忍不住的笑噴了,這尼瑪的牛輔,絕對是個人才!
哪有給兒子取這樣名字的老子?
不過牛輔卻說,‘奮’是奮發向上之意,同時也要將自己視作牛糞,能夠忍受被人踩在腳下,從而磨礪意志和心性。
經他這麼一說,牛奮這個名字,頓時就高大上了許多。
在府上休息了幾日,在此期間,董卓也沒閒著,他和李儒、荀攸每天都在制定討伐叛軍的計劃。不過興許是見解的角度不同,就像數學題有時候會有多種演算法,李儒和荀攸也因此經常會發生爭執,吵得面紅耳赤,董卓就只好從旁充當和事佬。
小司馬偶爾也會摻和一兩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雖然遠不如李、荀二人的看得長遠,但他畢竟年幼,還在成長,能有如此見識已然不凡,即便是自負韜略的李儒和荀攸,也皆是覺得,這小老弟是個可造之材。
韓遂撤軍,肯定不會就此認慫,這傢伙老謀深算,從夜襲隴西一事就能看出,步步籌謀,計劃縝密,若非半道殺出呂布,郡城早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他如今退居枹罕,顯然是想匯聚更多的叛軍勢力,從而來和董卓抗衡。
董卓也在歇息小半月後,率軍向枹罕出發。
大軍在官道上浩浩蕩蕩前行,隊伍裡豎起董太師的大旗,不過此番領軍的人物卻是隴西副將張濟,董卓本人並沒在隊伍行列之中,就連呂布也不見了蹤影。
早在大軍出發之前,董卓就已經動身,他只帶了呂布和數十騎,往南邊而去。
快馬行上兩三日,董卓渡河來到一處較大的羌人部落。
望見有漢人到來,部落裡的羌人皆是全神戒備,有的甚至抄起了傢伙,面露兇相的想要發起攻擊。
也由此可見,漢羌關係極為惡劣。
“義父,這些蠻夷如此對待,實在無禮,請讓孩兒上去教訓他們一番!”
呂布眉頭一挑,語氣略顯不悅。
漢人以外,呂布對其他外族,從來都是冠以‘蠻夷’之稱。
董卓擺了擺手,示意呂布不可魯莽,他看向那些手握兵器的羌人,保持安全距離,在馬背上大聲說道:“去告訴你們豪帥,就說隴西董仲穎前來拜會。”
簡單交流之後,有人回去稟報。
“什麼,你說董卓來了!”
部落最大的一間營帳裡,一名身高九尺的羌漢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先是一愣,繼而大喜,只見他快步出帳,走向部落外圍,人還沒到,豪爽大笑的聲音倒是先傳了出來。
“哈哈哈,董老弟,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我這兒,快請快請!”
喜歡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