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奇見這小子撇著嘴,滿臉的不道:“陳材,你要是平時好好表現,我還能考慮一下讓你進球隊。至於成績的問題,你要好好加油哦,這可沒別的辦法。”
韓奇心地還是很善良的,之前對著陳材罵了一通,現在又好言相勸,最後完了又讓陳材晚上到自己家去吃晚飯。
離開學校的時候,韓奇向朱以達提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說道:“你說,我要是把那些精力過剩,能跑能跳的小子集中到籃球隊,再讓他們好好學習,好好訓練,你說是不是治理這些瓜娃子的好法子?”
看樣子,韓校長是把籃球隊當成管理問題學生的一種方法了。
朱以達倒是理解韓校長的心理,像蘆山這樣的地方,好的學生都去雅安或者成都去讀書了,留在蘆山的都是念書不太好的。而且很多孩子的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小孩從小就沒人管,野慣了,在學校裡常惹事生非。
像蘆山實驗中學,高中本科率很低,大多數學生高中畢業後都選擇放棄學業,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外出打工。
這還是蘆山地區最好的高中,再偏僻一些的村鎮中學,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朱以達因此理解韓校長的想法,提醒道:“籃球隊的建設不是那麼簡單的,一群又高又壯的男娃子聚集在一起,不會那麼安分的,要管理好,要出成績,可是不容易啊。”
之前朱校長牛皮吹的天花亂墜,該提醒的時候還是要提醒韓校長,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韓校長也不是一頭熱的愣頭青,知道老朱話的意思,點了點頭,兩人這才一起回了韓奇家。
晚上,陳材果然準時到韓校長家裡吃晚飯,看來他對這裡熟門熟路,一點不怯生。
韓校長老婆也是蘆山實驗中學的老師,是個潑辣麻利的四川女人。
兩人有一個女兒韓琳,今年上初二,多年前朱以達來四川做志願者的時候,韓琳還是個小女孩,如今已經長高了不少,是個大姑娘了。
小丫頭長得像媽媽,又吸收了韓奇唯一的優點——鼻子小,所以在樣貌上全不似他老爹那樣辣眼睛。
朱以達看到小韓琳,直呼長大了長大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問東問西,弄得小姑娘怪不好意思。
“哎呀,我記得幾年前來的時候,你家小姑娘活潑的很,怎麼現在這麼害羞了。”老朱呵呵地問道。
當年地震,韓校長家的房子被震地開裂沒法住人,全家都住到學校帳篷裡,旁邊就是朱以達達的帳篷。
那時候小姑娘經常跑到朱以達的帳篷裡,因為朱以達的帳篷裡有許多好玩的東西,都是志願者協會統一下發的。
兩人有時下下棋,說說話,還挺聊得來,小丫頭聰明伶俐,很像她的媽媽,非常討人喜歡。
沒想到長大之後,倒是沉默害羞了不少。
吃完飯以後,韓琳就回了自己的房間,倒是陳材出乎意料的乖巧,幫著收收碗擦擦桌子。
看樣子,這小子沒少到校長家裡蹭飯,都蹭出主人翁意識了,哪有客人收碗的。
吃完飯兩個校長到陽臺上抽煙聊天,四川的冬天並不算特別冷,陽臺上的風吹著倒還有些舒服,吃完了正好吹吹身上的油煙氣。
韓校長說到了陳材的身世,他父母雙全,倒是沒什麼悲慘的故事,唯一特殊的就是他爺爺,是個道士,就在蘆山的一個道觀裡。
因為父母在外打工,平時陳材就住在道觀裡,而這老道沒事還喜歡辟穀,害得陳材沒飯吃,只好到校長家吃飯。
陳材的父母也是把陳材更多託付給韓校長管束,韓校長心地善良,就擔起了這個瓜娃子的管教責任。
“他父母沒得什麼文化,這個娃子心地其實很好,就是愛搗亂,不想看他走歪路啊!”韓校長從心底裡希望自己的學生好。
這樣的老師,如今已經很少了。
朱以達自問做不到,但他很佩服韓奇,說道:“這孩子只是缺少關注和關懷,他做那些事,只是希望有人注意他。”
韓奇點了點頭,他又把話題轉到了籃球隊上,看起來他的確對這個很有興趣。
朱以達一邊聊著,發現這陽臺的旁邊就是韓琳房間的窗戶,而她的窗戶,就正對著學校的籃球場。
朱以達突然有點明白,這小子天天搞破壞,到底是為了什麼了,心想老韓要知道了,會不會把這小子趕出去,再不讓他來吃飯。
不過小孩子的事,又何必太當真。
晚上,老朱就睡在韓奇家的客房裡,陳材則自己回了家,韓奇還不忘提醒他回道觀的時候要小心。
老朱好奇,這孩子就住在道觀裡嗎。
韓奇說道:“就是道觀,明天帶你去看看,以前你們一大群人來考察,去那裡不方便,明天,明天。”
朱以達點點頭,晚上睡覺前他開啟手機刷了重新整理聞,特別關注了華東區大賽的訊息,然後發現溧中又贏了。
對於勝利,老朱已經沒有之前那樣的驚喜了,只是想,在我的英明領導下,溧中的勝利還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