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結束,兩個同學的成績差不多,一個進了14球,一個進了13球,大多數都是在第一分鐘裡進的,之後兩分鐘命中率直線下滑,最後一分鐘不僅投的少,進球的球更少。
“喂,戴浩然,你測試的時候進了幾個呀?”有同學問戴浩然。
戴浩然回道:“26個,已經是最好成績了。”
普通學生和校隊果然有差距。
戴浩然卻想,不知道白葉能進幾個。
第二組就輪到了白葉,他叉著腰站在三秒區附近,顯得無比淡定。
哨響,第二組開始,白葉接球,看上去慢慢悠悠的一個投籃,球打板命中。
接下來,一如運球測試時一樣,白葉有條不紊地跑動,接球,瞄準,投籃,然後跑到下一個點,接球,瞄準,投籃。
一開始,大家還不在意,覺得白葉出手好像有點慢。
但是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對面的同學和第一組的一樣,動作越來越慢,而白葉還是一開始的節奏和度在出手。
慢慢的,整個球館的觀眾全都在看向白葉,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分鐘,而白葉一個球都沒有投丟過!
“33!”
“34!”
“35!”
不知是誰開的頭,當白葉投進三十個球以後,全場開始為白葉數數。對面和白葉一起投籃的家夥幹脆選擇了放棄,和大夥兒一起看白葉能投中幾個。
“36……哎呦!”
當白葉投出第36個球,一個底角的三分偏出籃筐後,全場都出一聲嘆息。
最終,三分鐘的時間裡,白葉一共命中了39記投籃,達到這一命中數,他出手了42次,投丟的3個球,都是最後一分鐘丟的。
在場邊,6源早就目瞪狗呆了,看到白葉下來,他猛地沖上去給了白葉一個熊抱,自己樂開了花,把白葉弄得很尷尬,直說松開松開,你幹什麼!
其實在場的每一個人應該都是競爭關系,但在6源的心裡,白葉和王友榮就是自己的隊友,看到他們表現出色,他自內心地感到開心。
場邊的評委臺上,高靜早就興奮地有些坐不住了,看著白葉一個接著一個的進球,幾次想從凳子上跳起來,只是王市長和校長在一旁才忍住了。
“39個,這個是什麼水平?”王市長脫下眼鏡問道。
“最好的水平,溧城中學體招三分鐘投籃,以前就沒有過1個。”
王苛回應道,雖然他不太懂籃球,腦子還是記事的。
可這並不是白葉的最好水平,好不容易掙脫6源熊抱的白葉心想,要加強訓練了,這次連4o個都沒投進。
………………
接下來是王友榮出場,王友榮有一定的籃球基礎,因此白葉在第二個星期帶著他練了練投籃。
不過推鉛球出身的王友榮,力氣實在太大,常常一隻手嗖的一下就把球扔得老遠。白葉因此幫著他固定了一下投籃姿勢,採用單臂肩上推鉛球式投籃法,右手大臂、小臂、手腕依次動作力,左手只做輔助。
這樣的投籃動作,力部位多,出手時間長,優點是穩定性高,容易上手。
王友榮從最近的投籃點開始,他的度比白葉還要慢,命中卻還可以,靠籃筐比較近的幾個投籃基本都進了。
當移到三分線外時,王友榮的度突然快了起來,不論跑動還是出手,只是基本上一個都不進,三分線外五個點,只在正面打板蒙進了一個。
這正是白葉為王友榮和6源設計的策略,反正三分鐘投籃只看投進總數不看命中率,所以把握好簡單的投籃,慢一點無所謂,沒什麼把握的三分球,幹脆瞎扔,快點跳過,好回到近距離接著投。
“嗶!”三分鐘到,哨子響起,王友榮一共投中了16個,對於他來說,這個進球數完全夠了。
完成投籃的王友榮大大鬆了口氣,笑呵呵的下了場,6源也上去給了他一個大熊抱。王友榮可不客氣,輕輕鬆鬆把6源給提溜了起來。
看著兩人相親相愛的樣子,白葉哼了一聲,說道:“白痴,多想想你自己。”
6源則笑了笑,對白葉比了一個ok的手勢,說道:“放心吧,我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