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次演唱會還賠了?”
許誠語氣中透露著不可置信。
經過幾天的計算,扣除票務方、場館方、人員工資等等,再扣掉所有應該交的稅,這場演唱會最終賬面盈利不到一百萬。
看似賺了,但以這場演唱會籌備的時間成本來看,實際上虧的褲釵子都沒了。
籌備一個多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結果只有這些,就這一個月時間,許誠隨便出去接點什麼活,都不止有這麼多。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預計賺一百億,結果只賺了十億,可不就虧了九十億嗎?
趙曉搖頭糾正道:“也不能說虧吧,按時間成本來算,只是勉強做到盈虧平衡。”
“票價低廉是一方面,低廉的同時出票數少也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這場演唱會,沒有什麼周邊出售,也沒有什麼商品售賣。”
這話倒是沒錯,演唱會要是真不賺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歌手趨之若鶩?
對於有號召力的歌手而言,開演唱會算是來錢又快又穩,而且也沒有任何負面影響的一種方式了。
只要按正常市場價來定票,許誠這場演唱會怎麼說,也得賺個小几百萬,要是再弄點熒光棒、二十塊一瓶的礦泉水之類的,賣點什麼利潤百分之兩三百起步的周邊。
盈利就奔著千萬級別去了。
可惜的是這些都沒有。
不過這些也都無所謂了,許誠現在的目標,就是多發歌,然後靠著版權費勉強度日。
一切的奮鬥,都是為了後面更好的躺平。
趙曉道:“老闆,下週有個雜誌封面加採訪,我覺得你應該去一下。”
“你看著安排吧,反正最近也沒什麼事了,有時間的話該休息還是得好好休息。”許誠回道。
對於趙曉,目前的許誠還是比較信任的,拋開一切不談,在工作方面他真的無可挑剔。
最關鍵的是,作為一個從業十年,且都是一線藝人助理起步的趙曉,什麼通告對藝人有好處,他比許誠還要懂。
可以說趙曉雖然只是助理,但實際上卻扮演了半個經紀人的角色。
難怪履歷“劣跡斑斑”,卻還有不少人前仆後繼的用他,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不要給他加點工資?
正當許誠在思考這件事時,李興華卻突然發來了資訊。
“兩本書預計明年一月份中旬發售,先各自印十萬本,前一百本需要你的親籤,你看是不是該給我個地址,到時候我把書寄過去?”
一本書十萬本,兩本就是二十萬,這個數目不算多,但也絕對算不上少。
即便這兩本書在網路上名聲很大,但凡事都得做好最壞的打算,要是印太多賣不出去砸手裡了怎麼辦?
求穩,先試試水再說。
“行,我等下給你地址。”
看到‘把快樂留給自己’的回覆,李興華髮自內心的笑了,時至今日,他仍不知道,這個筆名下人的真實一切。
而這次,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準備自己充當一次快遞小哥…不對,應該是快遞老登,拿快遞你總得出現吧?
就算本人不出現,也得找個認識的人去代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