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是那梁國大臣並不想外族人贏,因此特意選了一個受眾不甚多的樂曲。
而那個外族人則定了塞外的一種樂器,還有一首塞外的曲子。
青兒看向身邊黑色的身影,他隨意的拿起一根筷子在杯子上敲了幾下,“這幾個音,記下沒?”
青兒愣愣點頭,對方滿意的,看向她的雙手,“你會琵琶?”
她再次點頭。
“好,你就以這幾個音,重複,將你想到的各種撥絃法都用一遍即可。”
另外兩個樂女也已經準備妥當,三人一字排開,坐於場中,各執一種樂器。
伴隨著一聲令下,同時開始演奏。
初時場面一度十分嘈雜,三種樂聲並不能相容,顯得十分混亂。
在場的一群聽眾也都是圖個新鮮,那些外族人直接就冷笑開來,對大梁這種新玩法嗤之以鼻。
然而,在過了一段初始的碰撞期後,三個樂聲竟然漸漸地有了交融之象。
再後來,那琵琶聲更是如同場中的獨奏者,穿插在另外兩種樂聲中,反而絲毫不顯混雜,竟有一種獨特的韻律在其中。
所有在場者直接被吸引了,細細的聽著,有外族人還跟著哼了起來。
琵琶聲越來越急促,仔細聽可以發現其實只有幾個音調在不停的變換著順序和節奏。
而就是這僅有的幾個音,竟然能將另外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樂聲聯絡在一起。
它就像是一條麻繩,將其他兩方牢牢的擰在了一起。
不僅如此,還彈出了金戈鐵馬的氣勢,比起方才點的那曲戰戈竟絲毫不差,反而更加琅琅上口,印象深刻。
一曲終了,滿堂靜默,過了一會兒,那位外族人當先站起來,大喝一聲,“好!”
“好曲!”
那些大梁的大臣也紛紛點頭,知道青兒是平王選的,因此倒沒有覺得不爽。
“這是首什麼曲子,竟然從來不曾聽過。”
那個外族人問向平王,青兒來到堂內才越發覺得這些在場的外族人似乎和這位平王更為熟稔。
而那些從大梁來的大臣,反倒要顯得高高在上,恭敬有餘,親熱不足。
“只是隨意的幾個音符,能把它們組合的這麼好,還是她的功勞。”平王指了指抱著琵琶的青兒。
“看來這位樂女在聲樂方面的天分很高。”有外族人讚道。
“那這幾個音符還是王爺給的,仍是王爺的功勞,我等今天也是大開了眼界。”
“哪裡,平愧受之,這次比賽結果如何算呢?”
“我等自然是不如王爺的,臣下等心服口服。”大梁的大臣應道。
眾人正高興恭維著,青兒也準備抱著琵琶退下,正要抬步時,隱約覺得被什麼東西晃了下眼睛。
再回神時,一位樂女竟然拔出一把纏在腰上的軟劍朝著場中的平王刺去。
青兒只覺腦中一熱,來不及多想,朝著那個身前黑色的身影猛撲過去。
後腰處緊跟著一痛,她只來得及看一眼扶住她的那個身影,離得近了都能看到他那副青銅面具下深邃的眼眸,還有一股淡淡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