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地圖是近幾個月製作,全是目前朝廷能夠控制的土地。
王定不解,很好奇黃承彥到底想和自己說什麼。
畢竟從黃承彥住進大將軍府以後,就沒有向自己提過任何建議、計策、規劃。
“玉佐,這是目前朝廷能夠控制的土地,以潁川郡為界限,往東屬於曹操,往西屬於你。但是陛下遷於許都,那裡是兗州腹地。而你在司州,每個月都要帶兵前往許都朝議。僅僅是這件事,來回將士們所需的糧草就不是小數目。若是能迎陛下西歸,定都雒陽,豈不是可以反制於曹操?”黃承彥在地圖上指點比劃,笑著建議。
王定又何嘗不知這件事帶來的優勢?只是現如今的司州根本沒辦法重修雒陽,人力、物力、財力都極其匱乏,休養生息尚且需要數年時間。重修雒陽城,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雖然每個月帶領部分黑甲百戰軍前往許都會消耗不少糧草,但這些糧草能夠從曹操那裡摳出來。曹操絕對不會因為這些糧草而和自己鬧僵,因為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和他爭搶天子!
一些糧食就能解決大問題,曹操何樂而不為?
王定笑了笑,解釋道:“義父,這件事我也已經在謀劃,只是您也看到了如今雒陽城的情況。雒陽殘破,完全恢復需要很長時間,這件事容我考慮考慮。”
雖然認為黃承彥的想法並不妥當,但王定還是沒有直接拒絕,選擇了言語應付。
黃承彥明白,王定現在不採取這個辦法,就是因為司州養不起那些朝廷百官。朝廷設立在許都,就要由曹操的兗州提供百官每年的俸祿。
司州,承擔不起這份重擔!
“呵呵,玉佐也無需煩躁。雖說現在的雒陽還無法恢復,但造勢卻不得不為。在荊楚之地,文人學者無一不知傳揚自己的賦文,播撒名聲。名聲大了,就算是無才之徒,也會被高位者看中。玉佐何不放出風聲,讓兗州民間流傳雒陽已經修復,陛下可以西歸的訊息?到時候,玉佐無需多言,忠於漢室的大臣就能讓曹操焦頭爛額。玉佐屆時征討揚州,也可無後顧之憂。之所以為父現在說出此事,是因為風聲傳到兗州,需要很長時間。”
聽黃承彥說完,王定腦海中對映出兩個大字——輿論!
沒錯,就是輿論。
黃承彥的計策聽上去還算不錯,但放到後世,就是所謂的輿論戰。找一幫槍手帶節奏,散佈雒陽重修的訊息,可擾亂整個兗州。沒來過雒陽的人,誰會知道雒陽如今恢復成什麼樣子?就算是有那麼幾個人來過,他們的話也沒有分量,因為大多數人還是會相信輿論。
這也是所謂的“三人成虎”!
到時候,朝廷上下都堅信雒陽已經重修,陛下可以西歸,曹操必然焦頭爛額,苦於應對。
對付朝廷百官,不亞於對付袁術。
帶兵打仗比的是兵力、兵法,朝廷上的爭鬥,那是權術、人心!比起來人心詭域,王定更願意帶兵打仗,畢竟這只是身體累,而非心累。
“好!義父所言極是。這件事,我會讓楊修去辦。他是弘農楊氏的人,關係網路複雜,好辦事。義父,明日一早孩兒就要帶兵前往許都,您老多休息。”
王定笑了笑,轉身走出廂房。
黃承彥滿意地點頭,喃喃自語:“這孩子,雖然手段毒辣,但有時候做事尚且不能完美妥善。人向前走,就不能有後顧之憂。玉佐的後顧之憂,就是曹操啊!而曹操,亦是如此。”
喜歡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請大家收藏:()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