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
董卓縱酒享樂,西涼將士禍亂長安,百姓苦不堪言。
十八路諸侯突破虎牢,唯獨曹操一人乘勝追擊董卓,卻被董卓的伏兵擊潰,慘敗返回兗州。
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和袁術鬧僵,獨自帶兵向江東而去。
袁紹、袁術各自收穫名利,返回自己的封地,招兵買馬、招攬名士。
“相國,幷州韓遂的訊息,王定北上幷州之後利用王家的勢力,將幷州各個郡縣控制,並且還派兵奪取常山郡。韓馥懦弱,為了和王定交好,主動將常山郡讓給王定。現如今,王定在幷州風生水起,馬上就要安定下來了。”李儒將情報送到董卓面前,滿頭冷汗。
“嗯?那又如何?只不過是區區王定而已,當初老子又不是沒當過幷州刺史,還能不知幷州多麼貧瘠?王定既然想去幷州,就冊封他一個幷州刺史,讓他嚐嚐甜頭。王司徒,你以為如何?”董卓摟著身邊的美人,一副淫蕩的表情,還向大殿上後者的王允詢問。
王允心中大喜,臉上卻依舊是平常的表情,道:“相國自有抉斷,下官唯命是從。”
低下頭,王允選擇暫且臣服,帶著百官一起附議。
蔡邕、王允、董承三人現在是朝中除了董卓之外,話語權最大的三個臣子。尤其是董承,他因“董”姓被董卓提拔上來,特別受到董卓的器重。
但是董承是忠臣,早就對董卓淫亂後宮和殺戮百姓的行為不滿,只是沒有當面表現出來罷了。
李儒看到董相國居然如此放任王定,心中無奈,“王定是一條幼虎,若是讓他成長起來,麻煩極大。看來只能是由我來想辦法了,相國現在怕是沒有了鬥志。”
“對了,曹操和袁紹呢?這兩個兔崽子敢反我,他們如何了?”董卓突然想到了曹操和袁紹,這兩人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李儒驚喜,聽到相國問到曹操和袁紹,以為他還沒有失去鬥志。
“回相國,袁紹帶兵返回渤海郡,正在和公孫瓚謀劃吞併冀州。曹操已經掌控了大半個兗州,也在憑藉曹家和夏侯家勢力招兵買馬,擴大兵力。”
“哦,那也不過如此。來,美人,喝一個!”董卓放聲大。
王允、蔡邕、楊彪、司馬防等人暗怒,卻不能當面斥責,只是帶著百官離開大殿。
李儒無奈嘆氣,原本以為相國沒有失去身為霸主的鬥志,但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離開大殿,李儒叫住張濟,道:“你去尚書檯,讓他們擬聖旨,冊封王定為幷州刺史,冊封韓遂為幷州牧、領幷州三郡。冊封袁紹為冀州牧、公孫瓚為幽州刺史,和劉虞平起平坐。”
“哈哈哈!文優,你以為區區一個韓遂,就能限制住王定了?王定離開司隸地區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將近五萬兵力,其中三萬精銳。現如今有王家支援,幷州各郡縣兵力總和超過三萬,這就是將近十萬大軍。現在的王定,如果放棄幷州,那可是具備了和咱們一戰的能力,韓遂能有什麼用?”賈詡走過來,露出笑容。
李儒眉頭緊蹙,對著張濟擺手,讓他先去尚書檯。
“文和,那你認為應該如何?幷州,現在能夠和王定對抗的人,就只有一個韓遂。莫非……讓馬騰去控制幷州?”李儒不解,詢問。
賈詡的能力,李儒相當瞭解,更知道在陰謀和兵法方面,賈詡比自己還要強。
賈詡輕笑搖頭,道:“馬騰連西涼都還沒控制下來,又豈能去幷州蹚渾水?韓遂,只能限制王定幾個月的時間罷了,幾個月後不死也廢了。真正能夠限制住王定的人,是鮮卑人。”
鮮卑,草原牧族,基本上是全民皆兵,騎兵人口數十萬!
“這!鮮卑的話,的確可以拖死王定,只是他們……你要知道,九原那邊的防線相當牢固,三萬兵力足以死守幷州北疆。之前匈奴騎兵趁虛而入,擾亂涼州,甚至兵進司隸,好在他們自己撤走了。但那是因為西涼和幷州無人鎮守,現在馬騰和王定都有了各自的地盤,只怕一個鮮卑……還不足以限制王定。”
李儒思索著,考慮賈詡的辦法。
賈詡搖頭,雙手抱在腦後,道:“如果不用鮮卑,難不成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剛剛我說韓遂能拖住王定幾個月,也是高估他了。如果王定身邊哪怕只有一個謀士,搞死韓遂頂多是一戰而已。”
李儒點頭,因為賈詡所言不假。以王定的兵力和本事,再加上一個睿智的謀士,打敗韓遂不過是舉手之勞。
幷州晉陽
滿堂文武齊聚,王定已經決定開始對韓遂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