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等級薪酬模式相比,寬頻薪酬模式具有以下特徵:
打破了傳統薪酬結構所維護和強化的等級觀念,減少了工作之間的等級差別,有利於企業提高效率以及創造學習型的企業文化,同時有助於企業保持自身組織結構的靈活性和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
引導員工重視個人技能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在傳統等級薪酬結構下,員工的薪酬增長往往取決於個人職務的提升而不是能力提高,因為即使能力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是在企業中沒有出現職位的空缺,員工仍然無法獲得較高的薪酬。而在寬頻薪酬體系設計下,即使是在同一個薪酬寬頻內,企業為員工所提供的薪酬變動範圍也可能會比員工在原來的五個甚至更多的薪酬等級中可能獲得的薪酬範圍還要大,這樣,員工就不需要為了薪酬的增長而去斤斤計較職位晉升等方面的問題,而只要注意發展企業所需要的那些技術和能力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
有利於職位輪換,培育那些新組織的跨職能成長和開發。在傳統的等級薪酬結構中,員工的薪酬水平是與其所擔任的職位嚴格掛鉤的。由於同一職位級別的變動並不能帶來薪酬水平上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使得員工不得不學習新的東西,從而工作的難度增加,辛苦程度更高,這樣,員工不願意接受職位的同級輪換。而在寬頻薪酬制度下,由於薪酬的高低是由能力來決定而不是由職位來決定,員工樂意透過相關職能領域的職務輪換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有利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和企業的整體績效。在寬頻薪酬體系中,上級對下級員工的薪酬有更大的決策權,從而增強組織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思想的出現,有利於提高企業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
寬頻薪酬的建立步驟:
第一,確定寬頻的數量。
首先企業要確定使用多少個工資帶,在這些工資帶之間通常有一個分界點。在每一個工資帶對人員的技能、能力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通用電氣零售商學院財務服務企業使用了5個寬頻,替代了24個級別,並對每個寬頻的目標、能力和培訓要求作了明確的要求。
第二,根據不同工作性質的特點及不同層級員工需求的多樣性建立不同的薪酬結構,以有效地激勵不同層次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確定寬頻內的薪酬浮動範圍。
根據薪酬調查的資料及職位評價結果來確定每一個寬頻的浮動範圍以及級差,同時在每一個工資帶中每個職能部門根據市場薪酬情況和職位評價結果同確定不同的薪酬等級和水平。
第四,寬頻內橫向職位輪換。
同一工資帶中薪酬的增加與不同等級薪酬增加相似,在同一工資帶中,鼓勵不同職能部門的員工跨部門流動以增強組織的適應性,提高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職業的變化更可能的是跨職能部門,而從低寬頻向高寬頻的流動則會很少。
第五,做好任職資格及工資評級工作。
寬頻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由於經理在決定員工工資時有更大的自由,使用人力成本有可能大幅度上升。美國聯邦政府的有限的經驗表明,在寬頻結構下,薪酬成本上升的速度比傳統工資結構快。
為了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抑制寬頻薪酬模式的缺點,在建立寬頻薪酬體系的同時,還必須構建相應的任職資格體系,明確工資評級標準及辦法,營造一個以績效和能力為導向的企業文化氛圍。
根據企業的自身特點,合理應用寬頻薪酬:薪酬寬頻也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組織。在金字塔的組織結構中,強調個人的貢獻,因而傳統的薪酬體制比較適合它。而扁平性結構就比較適用寬頻薪酬體制。從一個企業的發展史來看,在企業發展的初期,由於人員較少,崗位體系尚未形成,所以比較適用於寬頻薪酬;隨著企業的發展,等級制薪酬模式的優勢較明顯;當企業到達穩定期時,寬頻薪酬與傳統薪酬相結合,所表現出優勢就非常明顯。
做好任職資格及工資評級工作:人力成本在短期內可能大幅上升,這是寬頻薪酬模式的缺點。所以,引入寬頻薪酬時,要及時構建相應的任職資格體系,明確工資評級標準及辦法,既鼓勵員工冒尖,同時透過拉大薪酬差距,限制平庸員工薪酬的上漲,也可以採取懲罰性措施,對工作業績較差的員工薪酬進行扣減,從而從整體上限制薪酬的無限制上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根據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制定切合於自身需要的薪酬戰略:企業的薪酬體系要體現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人力資源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及開發的過程。通俗說就是“求才、用才、愛才、育才、激才、留才”的過程。企業的薪酬體系中“激才”和“留才”尤為重要,如何能夠使用最少的薪酬而讓最優秀的人才為公司盡心盡力的工作,這已成為人力資源戰略共同的目標。但是由於企業所處的行業的特點和企業的文化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的薪酬戰略也不盡相同,所以,企業要根據自身的人力資源戰略制定切合於自身需要的薪酬戰略。
宋太平的第三篇文件則是不要讓生活的安逸殺死自己。
現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野心也不會餓死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沒有錢,仍然可以很好地度過這一生。我們有服裝大賣場,便利店裡賣的有15元一份的便當。你如果只想過最低限度的生活,這個社會還是能滿足你的。如今的年輕人,對於具體描繪自己的未來藍圖極度缺乏想象力。他們看不到時間的流逝,認為自己永遠處於20多歲。既不去謀固定職業,也不結婚,完全不去想象四五十歲之後的情形。
他們認為一輩子穿著大賣場裡的平價衣服、吃著便利店的便當就足夠了。
的確,年輕的時候穿著絢麗多彩的衛衣,全身上下都是平價衣服也挺不錯的。然而,等到了四五十歲,肌膚鬆弛,頭髮稀少,全身上下無一處能對抗得了重力的時候,再沒有比每天一身平價衣服打扮更悲慘的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身上沒有一個地方穿戴的是質感高階的衣物,只會徒增人到中年、人到老年的悲哀。上了年紀還穿便宜貨的人,自然而然會散發出悽慘的負面氣場。
現在有太多年輕人根本無法想象自己有可能會變成模樣寒酸的中老年人。年輕時和父母同住,受他們的照顧,當然沒問題。可不能完全考慮不到父母總有一天也要靠養老金度日,總有一天也會去世。
你能想象自己到了50歲依然在為別人打工——前提還得是運氣好有人僱用——整日被二十幾歲的人任意使喚的生活嗎?
分級的世界,不縱容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