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鎮痛藥。發燒時可能會服用布洛芬、對氨基酚撲熱息痛)等退燒藥,這些藥物在解熱鎮痛的同時,還會發汗,造成人體中鉀的流失,出現四肢無力,嚴重的還有可能讓人因為脫水而中暑。服用這類藥物要多喝水,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獼猴桃等。一般來說,布洛芬、對氨基酚等一天最多服用4次,如果症狀沒緩解就應馬上就醫。
降壓藥。由於夏季氣溫較高,血管擴張,服用降壓藥後血壓會比較低。尤其是利尿藥使排尿和排汗增多,機體容易出現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可能出現乏力、倦怠、食慾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狀。服用降壓藥後要及時補充水分,根據降壓藥的型別適當補充電解質。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整降壓藥的劑量,以防血壓過低。
胃藥。阿托品、顛茄等藥物,能治療胃痙攣引起的胃痛。服用這類藥物後,人的汗液分泌受到抑制,體內熱量無法正常散發,在高溫之下非常容易中暑,甚至出現虛脫。服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儘量選擇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生活或工作。
精神科用藥。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精神類藥物,有干擾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服用這些藥後,人體的體溫不能保持恆定,而是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服這類藥易導致體溫升高,甚至中暑。夏季用這類藥時應保持室內通風,降低室溫。
牛仔褲、牛仔裙已經遠遠超出了時尚的範疇,成為了人們衣櫃中最常見的基本款,它也許是唯一一款打破了階層藩籬的時尚單品。人們儘可以按照自己的消費能力在一線大牌、輕奢品牌、快時尚品牌店、連鎖超市、批發市場甚至是夜市路邊攤裡買到不同價位的牛仔褲。售價一千塊的牛仔褲和售價九十九元的牛仔褲在外形看來也沒有太大的區別,水洗、刀割、破洞……最流行的時尚因素它們全都有。
當你走進一家快時尚品牌人聲鼎沸的賣場的時候,映入你眼簾的往往是在貨架上堆積成山的牛仔褲,各種深深淺淺的藍色看起來是如此地令人著迷,藍色,本就是一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減壓色。
牛仔褲出生的產地之一,東國粵浙省新塘鎮,在這個每年生產2.6億條牛仔褲的小鎮裡看到的一切,徹底顛覆了他們對牛仔褲和時尚行業的認知。
一條牛仔褲=3480升水,一邊在浪費,一邊在汙染。
新塘鎮一家牛仔洗水廠排出的汙水,這些汙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了蜿蜒圍繞村莊的小河,而這些河水最終流向東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牛仔褲幾乎就是由水製成的,從棉田到棉布再到洗衣機,一條牛仔褲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費3480升水,如果按成年人每天需攝入兩升水來計算,一條牛仔褲的耗水量足以滿足一個成年人接近五年的飲水量。
而其他棉製品衣物並不像牛仔褲這樣,需要用很多化學原料來實現做舊水洗的效果。如果你不懂什麼是做舊水洗,看下面這條牛仔褲,膝蓋附近褪色的部分,大腿部的褶皺,還有某些款式中磨破的部分,都是人為刻意製造出的“做舊”效果。
丙烯酸樹脂、粘合劑、漂白粉,酚類化合物,偶碳化合物,次氯酸鹽,鉀金屬、偶氮染料,,鉻、鎘等你叫得上或者叫不上名字的重金屬原料都是讓牛仔褲變得“時尚”的必需品。
每生產一噸牛仔產品,會汙染200噸水,更直觀點說每生產1公斤,也就是3條牛仔褲,就需要200升的水。約有2500種化學物質會被使用在不同牛仔產品的染色和整理過程中。
新塘鎮的大敦村是最早聚集起一批牛仔褲生產企業的村莊之一。在衛星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敦村附近的一條河流,在流入東江的河口處,黑色的河水和淺色的江水形成了鮮明對比。
大敦村村民們反映說,排汙嚴重的時候,這裡的河水簡直已經不是汙水,而是毒水。味道惡臭刺激,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面板還會發癢甚至潰爛。
為了達到出口時的質量檢測標準,牛仔褲的生廠商會透過反覆的洗滌以使遠在西方國家的顧客察覺不到化學品的存在,一條牛仔褲出廠前要經過反覆20次脫水打磨,然後磨破、漂白、重新上色。為了洗的儘可能乾淨,水裡會新增大量的表面活性劑。之後這些汙水基本上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了水溝,最終匯入珠江。
然而這樣的洗滌不過是走走過場,讓牛仔褲聞起來不是那麼刺鼻而已,實際上對人類的傷害並沒有顯著的減少,在面板出汗的時候,這些隱藏在牛仔布料中的有毒致癌物質便會被釋放出來,和你的肌膚直接接觸。浪費和汙染了那麼多水之後,達到的不過是個自欺欺人的效果。
牛仔褲背後的生產方式,血汗工廠摧毀的不只是工人的健康。
在生產牛仔褲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人停機器不停的,工人們輪流上夜班和白班。
忙碌了一整夜之後,一名工人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可悲的是,牛仔褲上的藍色塵埃正無情地侵蝕著他們的肺。
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每月只能休息一天的高強度工作只是這份工作給工人帶來的最輕度的傷害了。人們在穿著的時候都有可能會接觸到牛仔褲上遺留的致癌物質,何況生產它們的工人呢?
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們只是迫於生計而無法選擇。比如噴砂這種在全騰龍星範圍內都已經被明令禁止列為非法的牛仔褲處理工藝,在東國新塘鎮的工廠裡卻可以明目張膽地進行。
矽肺病就是以前說的矽肺病,矽肺是塵肺的一種,是嚴重的職業病。遊離的二氧化矽粉塵透過呼吸道在人的肺泡上發生堆積,影響氣體交換,最後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組織全部纖維化。用老百姓的話說,肺變成一個土疙瘩。
衛生部專家曾講過矽肺病人的灌洗治療:把病人全身麻醉,往肺裡灌水沖洗,洗出來的水是渾濁的,靜置一段時間,水會分成水和泥沙兩層。目前,全世界沒有能夠治癒矽肺的特效藥,患了矽肺等於判了死刑。
這個看起來有60歲的工人胡興磊其實才剛剛40歲,他以前做的就是噴砂的工作,在他生病不斷咳嗽之後,他換到了洗衣間工作,工資比以前低了不少,而且同樣得忍受高溫和臭氣的煎熬。
還有些懵懂的年輕人,並不知道現在的勞動對他們的未來意味著什麼。這樣的年輕人就像是牛仔褲工廠的食料,會在幾年之後被吐出,成為體無完膚的殘骸,胡興磊的遭遇,就是他們的明天。
這種紫色的噴劑具有極強的腐蝕性,然而這個年輕工人在工作時不戴口罩,因為通風排氣裝置不好,車間裡悶熱的嚇人,工人們不得不穿得極少,已經無暇考慮化工原料是否會粘到自己身體之上。
相比起致命的矽肺病,其他的粉塵、噪音汙染,似乎都輕飄飄不值一提了。
成本價4.3艾瑪元的牛仔褲,承載著很多價值鏈。
一些知名的快時尚品牌要為牛仔褲製造的罪惡承擔最大的責任。它們的經營策略是用質次價低卻緊跟流行趨勢的服飾來不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如果一條牛仔褲的售價是200艾瑪元,中低階層的消費群體也許一年只會購買一條,而且會將它至少穿上五年。
但是人們現在可以在大型超市裡買到9.9艾瑪元一條的牛仔褲,就算是進城務工人員,每個月也可以毫無壓力地買上一兩條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