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報考之前就聽說過,上一批招來的村官兩年服務期滿,大多都透過考試進入了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系統,只是沒想到竟然走了這麼多。
看來都是應試型人才,她在心裡暗暗道,還留在村子裡的十不存一。
“所以說,小趙這一來——”林委員從後視鏡裡看了她一眼,打趣道,“其他村要羨慕死你們了。”
這下說得趙楠楠真的不好意思了。
其實她來做這個村官,也不是自己特別主動想來。
她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大城市的繁華固然令人嚮往,可是高節奏高壓的生活,也讓很多人難以呆下去。
於是她決定回來考公務員。
從國考到省考,再到鄉鎮一級的事業單位招考,她都參與了一把。
此刻坐在皮卡上,趙楠楠再回想起考場外的蟬鳴聲,簡直就像一場夢。
前面幾場沒考上,最後她才考了村官。
在參與了市委組織部統一舉行的考試之後,她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猝不及防地上了岸。
去市委黨校上了一週課之後,又這樣迅速被投放到了工作崗位上。
車子行進中,路邊的一顆碎石飛起來,“啪”的一聲擊中了車窗。
趙楠楠回過神來,聽村主任問道:“小趙是哪裡人?”
“我是本地人。”她連忙答道。
她在這個小縣城裡出生,人生前十幾年都是在這裡過的。
每逢清明時節,其他人要回家祭祖的時候,他們家甚至連動都不需要動,因為他們現在住著的就是原本的祖屋。
“噢?”村主任發出了疑問的聲音,“那怎麼口音聽起來不像本地聲啊?”
“因為我十幾歲就去市裡讀高中,緊接著又去了外面上完大學,所以口音變了吧。”
趙楠楠一邊回答,一邊想起了自己的同學。
他們在離開家鄉之後,在市裡讀書,接著去了全國各地讀大學。
她原以為天南地北的,恐怕很少人選擇回來在家裡找工作,結果沒想到一回來就接連在考場裡遇上了好幾個。
看來他們這一批獨生子女,並不止是她的父母想要她回到家鄉來陪在他們身邊。
叛逆如她的兩個好友,也一樣被召喚了回來。
想起林一風跟孟輕舟,趙楠楠就有點心虛。
因為她們倆的上岸速度比她快多了。
林一風大學學的法律專業,在省考的時候考進了司法局,孟輕舟則考入了九溪鎮,趙楠楠卻是在最後一站才來到了龍崗村。
縣跟鎮之間、鎮跟村之間的差距,決定了她們的工作不會有多少交集。
就算是童年好友再聚,以後也是要各奔前程。
“口音變了不奇怪啊。”林委員的聲音再次打斷了她的感慨。
趙楠楠聽他說道:“現在的孩子方言講得好的都少了,九年義務教育一開始就要講普通話,小趙這已經算是沒有口音的了。”
“對,說得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