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事者被拖走,剩下的難民就重新變回了綿羊,在護軍的看守下,重新排起長隊,乖乖從宮女太監手裡領取食物。
看著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人群,嫻妃嘆了口氣:“沒想到難民人數居然這麼多,我準備的食物,怕是不夠了。”
“那是因為下面不僅難民。”袁春望忽然開口道。
嫻妃聞言一愣,皺眉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冒領?”
“難民一路趕來,風塵僕僕,皆是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可您看他們。”袁春望隨意點了幾個人,“怎可能是難民。”
嫻妃仔細看著那幾人,發現果真如此,雖身上穿著破舊衣服,可要麼面生橫肉,要麼精神奕奕,怎麼看也不像是難民。
“你覺得這些是什麼人?”嫻妃問道。
袁春望:“京城裡的乞丐、懶漢,又或者是拿錢僱來的人。至於僱他們來的目的,娘娘您都看見了……”
真正的難民得不到救濟,自然怨聲載道,說不準——還會鬧出大亂子。
嫻妃面色一沉,忽大聲宣佈道:“粥棚遠遠不足應付難民人數,除去十歲以下的孩子和六十以上的老人,所有人必須參與搭建粥棚!”
難民們聽了這個訊息,又開始騷動起來。
“為什麼?”
“對啊,憑什麼讓我們幹活!”
“說是無償施粥,卻騙我們來幹活!”
“就是,太過分了!根本就是騙人,我們不幹!”
“對,不幹活,堅決不幹!”
“我們要吃飯!快點放饅頭!”
“直隸、天津等地遭遇水患,無數難民湧入京城,紫禁城和富戶們施粥放糧,是本著一片仁心,可這樣的仁心更應該供給需要的人!”嫻妃掃視眾人,目光冷峻,“這裡每一碗粥,每一個饅頭,都是別人從自己碗裡省下來的。給予你們是恩賜,不給也是理所當然!你們沒有資格來質問,更沒有資格伸手討要!憑自己的勞力換取糧食,才是真正屬於你們,誰也奪不走的!現在,稚童和老人,病弱無力者無償發放糧食,至於其他人,全都去幹活。”
她話音剛落,袁春望便站出來:“今天地安門外要建八個粥棚,城外也在搭建難民營地,願意幹活的人,就過來登記,按人頭發給口糧,吃飽飯,有力氣,用勞力換取第二天的口糧,想要不勞而獲,一粒米都沒有!”
眾人面面相覷,最終分成了兩撥,一撥人去登記造冊,一撥人四散而去。
一場大難就此消弭,嫻妃滿意的目光落在袁春望身上:“你是哪個宮裡的人?”
袁春望跪下道:“回稟嫻妃娘娘,奴才出自辛者庫。”
一名太監不滿他出盡風頭,插嘴道:“嫻妃娘娘,他不過是個刷恭桶的淨軍!”
眾人鬨堂大笑,唯獨袁春望一言不發,平靜的跪著,目光平靜。
嫻妃打量著他,微微一笑:“英雄莫問出處,辛者庫如今缺一個管事,就由你補上吧!”
眾人吃驚,一片竊竊私語。
袁春望低下頭,掩住眼底的野心:“謝嫻妃娘娘恩典!”
一朝得勢,雞犬昇天,出宮時人人都離袁春望很遠,回宮的時候人人都湊到他身邊,先前插嘴的太監,更是連連掌自己的嘴,討好道:“先前多有冒犯,還望袁公公不要怪罪。”
應付完這群勢利小人,袁春望腳步匆匆往辛者庫走。
他已經迫不及待要與魏瓔珞分享這個好訊息。
“……嗯?”看著空空如也的倉庫,袁春望皺起眉頭,“瓔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