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俗稱葫蘆瓜,古代亦稱作“壺”、“瓠”、“匏”、“甘瓠”、“壺盧”、“蒲盧”……,可以食用,果實老熟後經過一定處理,可以用來製作器物,比如常見的瓢,“一個葫蘆兩個瓢”,用來舀水非常環保和美觀,還可以當作酒壺,製作工藝品、樂器、風水物件等等!
不過在古代,還有一種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來盛放藥物,因為它的密封性非常好,能防止潮氣的侵入,避免藥效的流失,而且葫蘆本身就能入藥,其味甘,性平,無毒,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其中尤以葫蘆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常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好。
比如明朝的李時珍,採藥時就喜歡隨身帶一個葫蘆。
即便是到了現代,很多中醫店門口或者裡面依然要掛上一個藥葫蘆,還有俗語“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都是明證。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說是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腰間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於是他買了很多酒肉,禮品,恭恭敬敬地去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這藥葫蘆裡面竟然是一處仙家洞府,隨身別墅,移動豪宅!
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裡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經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一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
陳偉澈的師傅便曾給他講過這個典故,斷定那位賣藥老翁必定是醫家的一位先祖,只不過民間傳說就是民間傳說,太誇大其詞了一些,隨身帶著仙人洞府,太過虛無縹緲。陳偉澈的師傅雖然醫術驚天,功參造化,現在一百三十多歲依舊身體健朗,但其實也不過是化勁境界,依舊是凡人的範疇,認為傳說中的先天境界可遇不可及,他行走江湖七八十年,從未見過那等高人。
既然極有可能是醫家前輩之物,而且陳偉澈現在確實需要一個丹爐,用來煉制元氣丹,倒要爭一爭了,厭惡地瞪了那胖子一眼,沖賣家說道:“五十一萬!”
心道,老子就比你多加一萬,氣死你!
“六十萬!”胖子甘是個識貨的,雖然丹爐古董十分少見,因為歷史上用丹爐煉丹的都是些道士,很多都是虛頭巴腦用來騙人的玩意,所以丹爐的質量也不敢恭維。但這個蓮花丹爐確實不凡,做工精美,大氣古樸,一股滄桑之意彌漫,確實是老東西,而且還是青銅器,絕不是那種作假做出來的。
同時,胖子甘也有些不憤陳偉澈的狗屎運,怎麼老子轉了這麼多圈,也沒將這個丹爐看在眼裡,怎麼那小子就一眼看中了呢?
長發年輕男子賣家就望向了陳偉澈,儼然拍賣師一般,說道:“人家都出六十萬了,你再不加價,就落入別人手中了噢!”
陳偉澈道:“你這個丹爐值不了多少錢的,那個胖子純屬搗亂。這樣吧,我出六十一萬!”
胖子甘撇撇嘴,嚷嚷道:“誰說我是搗亂的,我可是存心想買,一口價八十萬!”
話一出口,就有些心虛,因為他突然發覺,這個丹爐一隻耳朵上好像有個缺口,那就是品相不完整了,而且青銅器太多假冒,仿製,不仔細鑒定的話,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年代悠遠。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青銅丹爐啊,體積也不算小,好歹也有個三四十斤吧,怎麼這小子拿著跟拿著泡沫玩具一樣,輕飄飄的,該不是真的假貨吧?心下就有些拿捏不準丹爐的價值了!
他擔心,他一下加這麼多,陳偉澈這個窮鬼要是突然不買了,他豈不是虧了?
好在,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陳偉澈毅然道:“八十一萬!”微微一笑,瞟了胖子劉一眼,又輕輕地掂了幾下,丹爐在他手上如紙糊的一般,重一百七八十斤,胖子甘絕對看不出來。
長發青年眼神火熱,問胖子:“你還加價不?”
“這個……”胖子甘猶豫了一下,說道,“八十二萬!”
“八十三萬!”陳偉澈無奈地喊道。不過好在這胖子不再那麼獅子大開口了。顯然是被自己唬到了!
胖子甘有些不甘心,狠了狠心,一咬牙道:“八十五萬!”
陳偉澈嘆了一口氣,無奈地道:“那我出九十萬吧!”看了一眼那個胖子,心說,你要是再加價,老子真不要了,這個丹爐就送給你去!
九十萬可以買好多個丹爐了,大不了去那些廠家定做幾個材質特殊的,現代科技發達,做出來的也不一定比這種古代的東西差。他買丹爐本來就不是當古董收藏或者轉賣的,而是實用型,也算是異數。
不過,胖子甘讀懂了陳偉澈的眼神,囁囁嚅嚅不說話了。超過九十萬,他還真不想買這個東西,萬一打眼了怎麼辦?損失是小,名頭是大,那要被人家笑死的!
長發青年道:“好吧,就九十萬賣給你,不過我要現金!”這家夥面色不善,恐怕不是什麼規規矩矩的人物,說不定還是逃犯,要現金也實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