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隨著蝦米這一層滅絕後,整個生態鏈也就徹底崩潰。
很快部落就再也找不到多少食物了,只能憑靠有限的魚獲生存,但這遠遠不夠。
短短一年時間,整個一千三百多人的部落,就只剩下九百多人的青壯和小孩。
老人一個不剩!
為何死亡,不言而明。
眼看凜冬就將來臨,然而依然沒有多少食物儲備,部落的族長終於破釜沉舟,開始逃離小島,尋找那一線的生機。
……
一艘艘獨木舟擱淺沙灘,大量的蠻人激動的登上海島。
沒過多久,這群人就發現島上蠻人活動痕跡,也很快找到了藏身地點,眼看一場奪取小島主權的廝殺即將來臨,直到他們發現了一尊神像。
所有入侵的蠻人,頓時變得踟躇不前。
神像之所以被認為是神像,自是因為自帶信仰領域,否則只是一座普通雕像。
信仰領域的力量自是相當弱小,也就驅趕一些弱小的自然靈,讓身在其中的信徒潛移默化中的變得更加虔誠,常人甚至很難感覺它的存在。
但對於無信者,特別是異教徒而言,就能感受到信仰領域隱隱散發的威嚴和排斥。
在這個有著神秘力量的異世界,敬神畏神,已經烙印在蠻人的骨子裡。
神明和部落,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彼此依存的關係,神明(包括神性生物或者強大的超凡生物)保護部落發展繁衍,驅趕自然靈和強敵,而部落則供養神明。
入侵一個有神明或者強大生物保護的部落,完全是自尋死路。
接下來就是戲劇性的發展。
經過一番試探、威脅、協商。
兩個部落迅速融合,並根據拳頭大小,重新選出族長。
原小島部落族長毫無懸念落選,甚至面對對方那高出一頭的強悍體魄,畏縮不前,完全不敢比鬥。
當初整個部落,被陳守義殺得早已沒什麼像樣的強者,新的族長也只是矮個子裡挑高個選出來的,也就一普通蠻人。
蠻人早已習慣強者為尊,也沒有種族榮辱的概念,政權在這情形下,異常順利的交替,沒有掀起絲毫波瀾。
對原部落的普通蠻人而言,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甚至新選出來的強大族長,讓他們或多或少心中欣喜。
而在這政權交替中,唯一沒有變化,就是祭司。
因為祭司溝通著神明,是神權的代言人,不是誰都可以替代的。
……
陳守義愣愣的看著,一場比先前更盛大的祭祀熱火朝天的舉行。